历史

至少进一次外企(1/2)

    有房子、车子,家庭月花销8000元以上,一年至少度一次假(海外),忙碌但是与人交往的时候连鼻孔里都在说着我是优秀人种,这是什么?是外企白领的典型生活呀。还不够让人羡慕的?!

    想做白领,将来还想做高级经理人的话,最好在年轻的时候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的经历。如果不是“海龟”,那么至少要进一次外企。就像钱不是一个全面的衡量标准,但是赚钱多寡肯定是这个时代成功的一种重要标志;能否进入一家赫赫有名的500强公司、或者美国商会、意大利贸易发展局之类的机构,现在就是衡量“精英”的标准。而且一旦进入这个圈子,就好像成了一个“标准件”人才,日后的职业生涯稳步上升简直就可以规划出来;不会失业了找不到工作。

    一份优差

    也许在中年以后你会自己创业或者参加集体创业,可是创业是需要资金、经验和资源的冒险行为。

    年轻的时候外企工作无疑是一份优差。一旦进入一家不错的外企,就好像进了“保险箱”。不会暴富,但是薪水、福利足可以让你过一种稳定的舒适生活,两三年就可以让你贷款买房买车;时时还有“出境游”聊作生活调剂,在外企工作的朋友时常有去美国、欧洲出差的机会;什么带薪休假、一年十四个月的工资、甚至每周的健身费什么都跟着有了,跟朋友吃饭你可以潇洒的买单然后拿去报销。至于所谓的工作压力嘛,哪里没有呢?一般的外企工作不过是做“螺丝钉”,按部就班不出什么差错也就可以了。

    外企工作的福利简直会让我们的父辈们觉得不可思议。从美国公司那里,我们才知道原来派员工去海外工作的时候,公司按该员工的家庭人口数给补助,如果有三个孩子的话,那么三个孩子的教育费用都由公司给准备。一些美国公司驻华的高级员工每个月的房租补贴就高得惊人,足够他们在北京租别墅和最高级的公寓,余下的钱还可以过“高尚生活”;一个德国人被派到北京工作,常年租住五星级宾馆,费用都是公司出。

    即使是面临最严峻的裁员问题,据说某通信公司是提供十万元人民币外加夏威夷的度假机会让员工报名“自愿下岗”,而且相信公司希望其留下的优秀员工们不会来报名。一般外企在员工离职的时候,可能是该员工自愿辞职的,也会做一份评估,关于将来如果该员工回来,企业是否还接受他。在北京的一次HR(人力资源)经理聚会上,两位HR经理讲了两个故事:安捷伦公司的HR经理说因为经济不景气,自己执行了企业创办60多年(加上未从惠普分离出来的历史)来的第一次裁员。“我们的员工都是优秀的人才。被裁的员工多是因为部门整个要切掉,而不是因为个人能力有问题。我也是这样和被裁员的员工沟通的,同时公司也提供良好的经济补偿。有个员工马上要离开,他在最后一天也一直工作到晚上九点,弄妥手里的所有事情。最后还拿着相机,一定要来跟我合影留念,表示以后有可能还会再回来工作。我也非常感动。”而另一位某国企的人事经理说老板让他三天内实施1000多人的裁员计划,很长时间他都躲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不敢出来。很多被裁掉的员工觉得简直没有活路了,甚至上他家里去闹事,扬言要报复。

    朋友聚会,递上一张500强公司的名片真是让人脸上有光的事情。因为背后代表着一种忙碌有序、富足主流的生活。

    要的就是人性化

    外企薪水高是一方面,许多细微之处的氛围也是吸引人的原因。

    一位在美国公司思科工作了五年的朋友感叹:“刚进公司的时候,非常enjoy(享受)公司的办公方式。这种兴奋感至今也没有消退。因为实在是太方便了。”例如费用报销,北京的员工出差去上海,在上海就可以在网上完成报销的工作。在网上完成报销内容的填写后,系统会给每一单报销一个跟踪号码,员工只需要在特制的信封上写上这个号码,装上原始发票、单据等寄回北京的财务部门就可以了。此时系统也会自动通知该员工的上司,如果老板三天“不反应”,就表示默许,系统就会自动给该员工的帐号上打钱了。财务部门甚至不会检查每一个信封里的发票,只有很少比例的抽查。当然系统有一些对“高危人群”的风险控制措施,如吃饭的金额只能在几百块钱以内,超过了,系统上就不能通过。每个月还会有全公司的“排队”,每个人都会知道自己的手机话费或其他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