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勿对人性失望(1/2)

    只望血肉之躯能瞬化为甘露, 天条亦无禁戒人类自戕;上帝呀,上帝,人间万物我观之已是乏味, 枯燥, 平淡, 也令我心灰意懒。罢了, 罢了。就像无人管顾的花园被丛草吞没,此事就如此的发生……我心将碎, 因我不能多言。

    《哈姆雷特》第一幕第二场

    那么世界末日就快来临了。

    《哈姆雷特》第二幕第二场

    文艺复兴运动使整个欧洲都进入了“人”的觉醒的时代,随着人文意识的觉醒,人们过去对于上帝的牢固信仰渐渐动摇。在“个性解放”的旗帜下,人们往往为了自己的私欲而为所欲为,在结束了传教士般的禁欲主义之后,被禁锢了多年的人性一下子被不断膨胀的私欲所控制。《哈姆雷特》真实地描绘了文艺复兴晚期英国和欧洲社会的真实面貌,哈姆雷特的叔叔克劳狄斯为权势所诱惑,杀死了自己的兄长,夺取了王位,而且还企图置王子哈姆雷特于死地;王后乔特鲁德,也就是哈姆雷特的母亲因为经不住**的引诱,在丈夫去世后不到两个月就委身于克劳狄斯,“迫不及待地钻进了**的衾被”……所有人性的弱点几乎都在顷刻之间暴露在了哈姆雷特这个曾经怀抱理想的乐观的人文主义者面前,他过去视父亲为十全十美的理想君王,母亲则如同圣母一样贞洁,认为世界就是一个“美好的花园”,所以那时的哈姆雷特是一个“快乐的王子”。可是面对父死母嫁王位被叔父篡夺的严酷现实,哈姆雷特迅速对人性失去了所有的希望,痛苦和忧虑使他变成了一个“忧郁王子”。

    哈姆雷特对人物或世界的认识实际上是十分偏激的,在他怀抱人文主义理想时,便把整个世界看成是“负载万物的大地”、“覆盖众生的苍穹”,是“一顶壮丽的帐幕”,是“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着庄严的屋宇”。那时的哈姆雷特对人同样充满了赞誉,这从他的一句著名念白中就可以得到充分体现: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可是当残酷的现实摆在自己面前时,哈姆雷特过去所有的人文主义理想便在瞬间破灭,而他对于整个世界和人性的看法便与过去的认识截然相反了。世界在他眼中变成了“一所很大的牢狱”,而且还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里面长满了恶毒的野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