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麻烦制造者(2)(2/2)

。对于非处方药,质量是关键,而跨国公司在这方面一直做得不错;而对于处方药,关键在于医院的销售,而这正是辉瑞的强项。

    别的销售员来医院大多是向医生讲解所推销药品的好处,辉瑞的推销员一般先说“医生,我可以为您做些什么吗?”张业炎说。除了一些必要的销售技巧之外,销售员还必须学习包括解剖学和生理学在内的各种课程,辉瑞全球的主要销售策略在于:它希望医生不仅把辉瑞的销售人员当做重要的药品供给来源,而且是最新、最有价值的医药信息的来源。

    事实上,辉瑞出色的业绩背后有着令业界为之侧目的销售能力和网络。辉瑞在全球拥有2万名左右的销售人员。与同行相比,辉瑞医药代表的销售电话多出22%,与医生交流的时间高出58%。

    虽然万艾可在中国无法令辉瑞像在其他市场盆盈钵满,事实上,辉瑞更看重未来万艾可之后的新药投入。2004年辉瑞在全球的新药有80%在中国上市,而且销售额位居前四位的立普妥、络活喜、左洛复和西乐葆均在中国上市。2004年10月29日,辉瑞投资1.75亿美元在上海设立了辉瑞投资有限公司,此前的累计投资接近5亿美元。

    辉瑞的策略是“军队未进,粮草先行”,把前面的障碍先破掉,在中国维持一个很好的专利环境,“它把最好的东西倾巢而出,辉瑞也要搏一下”——在万艾可之后可能有更重要的新药,虽然政府没有资源帮辉瑞抓小偷,但在新药审批上可能会给辉瑞一定利益。

    “辉瑞甚至尝到了博弈的甜头”,就像是万艾可,因为只允许在医院销售和假药泛滥,辉瑞在中国只销售了不足60万张处方,而在2004年7月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布万艾可专利无效之后,辉瑞发动了大规模的舆论攻势,9月下旬,中国政府即宣布万艾可进入药店销售。

    事实上,不同于辉瑞,更多的跨国药企在中国采取延缓新药进入等更保守的策略。2005年年初,诺华通过收购使旗下的山德士公司成为了世界第一大非专利药公司,而诺华全球计划今后大力发展非专利药,而在中国市场,国外品牌的非专利药利润率平均可达40%~60%。这样一来,诺华既可以实现在华业务增长,也可免去知识产权问题的困扰。

    而专利药公司辉瑞则无法选择相同路径,延长专利期、延缓仿制药并抵制假药是其最大的商业利益,“如果这个药不是一年卖20亿美元的万艾可,而是一年只卖2亿美元或者更少,辉瑞的态度就会有所差别。”普衡律师事务所律师陈炽说。

    这就不难理解,还是肯德勒,尽管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如 在喉,在“财富”论坛前两天,他这样对媒体表示辉瑞对中国市场的信心——“计划在未来5年再引进中国20种新药”,而这种引进新药的力度在其他跨国药企并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