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我是企业家(1)(2/2)

在农村一个是把身体素质锻炼好了,第二那个时候也是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各方面的书籍也比较少,但是我也想办法多看点书,主要是《**选集》,感觉**有些思想有些东西还是可以用的。另一方面也是锻炼和培养了自己的意志,农场里也比较艰苦。最主要的还是想做点事情,所以一直在努力,尤其在我后面的创业过程当中,早年的这些经验对我都有好处。

    嗜书成癖,且无书不读;内向性格的背后隐藏着极大的“韧性”,构成了宗庆后作为一名企业家最引人注目的特征。

    据宗庆后身边的人讲,宗庆后喜欢读书几乎到了手不释卷的地步,而且读书范围之广外人根本无从想像——无论在办公室还是家中,案头总是图书环绕。到宗庆后身边工作已有一段时间的总经理助理焦长勇博士告诉记者:“宗总有种能力,无论多厚的书他很快地翻翻就能把握住书中的核心内容。”而娃哈哈的党委副书记何东洁则见识到宗庆后读书之广泛,她说:“有时我们跟宗总出差,候机时宗总第一个去的地方肯定是书摊,而且什么书都买都看。当然,宗总看得多的还是广告、营销、市场和企业管理这方面的。”

    读书已经不仅是一种习惯,而且成了宗庆后生命中的一部分。在长达十五年的农场生活中,宗庆后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也从不为了消遣与人聚谈,惟一陪伴他的就是书籍。在“什么苦都吃过”的同时,在那个年代凡是能找到的书宗庆后也都读过了。农场像一个被上帝遗忘的角落,死水一潭的生活让人几乎发狂,在这样的日子里,读书本身就成为一种目的。

    回杭州后,宗庆后在几家校办企业做业务员时,每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奔跑推销,这时的宗庆后一方面用业余时间自学函授大学,另一方面又在旅途的间隙无书不读。

    实际上,阅读已成为宗庆后独特的自我修炼仪式,正是靠着这种仪式宗庆后进入了一个一般人无法企及的境界。大凡从底层起步者,若能成为优秀人物,有两道很难逾越的坎儿需要跨越:一是心态,二是定力。生活在底层,随遇而安和心态不平衡是两种最常见的心理状态。随遇而安让人胸无大志,而心态不平衡又让人充满破坏**难以以建设性的心态对待生活。阅读首先使宗庆后在心态上超越了卑琐的日常生活,具备了做大事的素质;另一方面,由于底层生活所限,让人很难有随心所欲的经历,而一旦发迹,机会和诱惑就会成为非常态,如果没有定力,很难抵挡诱惑而不犯错误,事业也终究昙花一现。实际上所谓定力,一是对繁杂事件的把握能力,再是对自己能保持清醒的认识。而正是阅读的过程培养了宗庆后善于思索的习性,在不间断的思索中宗庆后获得了如何理解事件核心问题的方法,正是这种直达事件核心的能力使宗庆后不为浮云障眼,同时广泛的阅读如揽镜自照使宗庆后能对自己保持清醒的认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说娃哈哈十几年的历史也是没有犯致命错误的历史,就不难理解了。

    据说万向集团的鲁冠球也是这样一个人。鲁冠球一般不陪客吃饭,不在外过夜,挤出时间都用来学习。他每天从晚上7时到12时看书看报,看电视新闻,就连外出开会也要基本做到。因此,只读过初中的鲁冠球,已有60多篇论文在《人民日报》、《求是》、《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成为一个出口成章并著书立论、能写会说的“农民理论家”。

    在宗庆后的下属单启宁看来,“宗总”是一个韧劲十足的人。多年的农村生活经历,使宗庆后练就了对环境的极强的适应能力。而这种韧劲通常又会在暗中积累之后突然爆发出耀眼的火花。

    现在我感觉没有什么工作失落的时候。在农场的时候,确实有很多的时候都是失落的时候。我在农村待了15年,那个时候年纪轻,特别是自己总想出人头地,总想做点事情,那个时候没有机会,那个时候失落的时间比较多。我想失落的时候不要因为失落而自杀,你要有一个必胜的信心,一个人要有一个坚韧不拔的勇气,碰到困难、挫折,想到的应是怎么去克服他。我们这个企业的精神是励精图治、艰苦奋斗,为什么当时提出这个企业精神?刚开始办企业的时候,又穷又小,什么都没有,在一个小地方,那个时候也没有什么食堂,就十来个人,中午弄个煤球炉子自己蒸点饭吃,那时候弄个煤球炉子都受人家气,你说失落不失落。在这个时候反而激发我们更加努力,人家看不起我们,我们要自己看得起自己,而且最后要人家看得起我们。所以要勇于开拓,自强不息,因为那时候是校办工厂,谁看得起啊,什么都没有。

    李嘉诚在谈到自己时曾说在谦和的外表下其实有一颗“骄傲”的心。实际上能成大业者大都会有一颗“骄傲”的心,宗庆后也是如此,只是在他这儿更多地表现为一种韧性和爆发力。可以说如果没有这样一种韧性和爆发力,宗庆后即便博览群书也难成为大企业家。比如,被杭州上城区教育局任命为校办企业经销部的经理后,宗庆后终于获得了一个可以施展自己能力的平台,而他的韧性和爆发力也第一次展现出来:当年的承包合同规定是4万元,但宗庆后却主动提高到10万元,这一点恰恰表现出宗“韧”的特性,我认为我有这个能力,我就要证明给你看。这实际上也显露出宗对自己有经商天分的自信。

    单启宁认为,宗庆后真正的韧性和爆发力实际在非常可乐上表现最充分。1998年,娃哈哈推出非常可乐时,宗庆后似乎成了自不量力的代名词,一时间“非常可笑”充斥于耳。而宗庆后决定上可乐却是基于一个基本的定位:从全世界的饮料市场看,可乐占有最大的一块单项份额,娃哈哈要想成为中国饮料行业的领导企业,就必须要在可乐中切一块蛋糕。所谓“韧”即源于此。当然,上可乐也绝非只有雄心和赌一把的念头,娃哈哈自有潜在的优势。时过境迁,现在看虽然当时的分析大致不错,但毕竟当时舆论一边倒,压力甚大,宗庆后如果没有一种“韧”性,非常可乐的动议也许会胎死腹中,不过数年,现在非常可乐的销售额已接近可乐总销售额的三分之一。

    同所有的浙商一样,宗庆后也是一个极其讲信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