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每个人素质提高一小步(1)(2/2)

尘不染、干干净净,可一到公共场合,表现截然相反——因为那是公家的。请问诸位?你们有谁在家里随地吐痰的?

    随地吐痰问题,大家谈了多少年,又有多少改进?据测算,北京市每天随地吐的痰就有三吨之多!数字是否准确,我不敢断定,但我可以告诉你我的“抽查”结果:

    一次,我和一位朋友去海淀图书城购书,然后准备去人大。这天天气晴朗,购完书后我们就想散散步,一路沿着苏州街往海淀南路走。我这个人比较喜欢观察“小事”,沿路就做了简单的“观察”。结果,20分钟的路,遇到了14个吐痰的,其中13个随口吐到地上,只有一个人吐在卫生纸里,扔进了垃圾箱。

    这个调查虽然有随机性,但是,人的下意识的行为更能表现出自己的素质的高低。这就是我们面临的现状。

    几日前,我看到呼和浩特市一位名叫孟志坚的中学生写的作文:“明事理,谈做人”,颇有感慨。孟志坚同学写道:在呼市实行公交车无人售票改革的第一年里,公交公司损失了5万元。票价涨了,公交公司却赔了:有些人用半张的伍角纸币顶替车票,有的人用铁片、钢片顶替伍角硬币,还有的用蒙币、俄币代替伍角硬币。这些假冒伪劣的钱币加起来就是5万元人民币。什么概念?就是10万多人次无票乘车,如果排成一队可排到50公里长——还不算逃票的人数。

    一个中学生的思考应该引起我们成年人的思考,应该引起我们社会的思考。

    孟志坚同学在作文里还列出了呼市颁发的“呼市市民行为十不准”: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破坏绿化;不损坏公物;不闯红灯;不打架骂人;不乱写乱画;不噪声扰民;不乱停车辆;不随地便溺。

    请问大家:以上列举的小事你做到了没有?哪个城市没有市民文明公约、守则?我们每个人又做得怎么样?

    我一再强调,并不是我们没有制度,而是我们没有踏踏实实地去执行。

    当你走进北京任何一家五元书店、十元书店时,你会发现绝大部分是盗版书。我不明白:如此堂而皇之的偷盗行为为什么就没有人管?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