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60节:培养蓝军:危机意识长存(2/2)

并在自己的演习中与其交手。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解放军还借鉴西方军队作战训练的基本经验和方法,在集团军级作战部队培养“蓝军”司令,组建“蓝军”部队,为部队训练制造“敌人”。把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作为自己的“假想敌”,是解放军保持活力和战斗力的关键。



    企业组织的生命与个体生命一样,必须有来自外部的刺激。一个失去刺激,或者不能接受刺激的生命,没有竞争力。树立竞争对手,就要了解竞争对手,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在市场竞争中,应当使用一切可能的和必要的侦察手段,全面获取市场竞争流程各个方面的情况,以达到保存自己,战胜竞争对手的目的。



    企业不可能培养“蓝军”,但企业应该有危机意识。



    凡大有作为的企业家,一定是始终保持市场警醒的企业家。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经常挂在嘴上的是“微软离破产只有18个月”。华为集团老总任正非也总在为企业“制造紧张空气”



    ,通过这种不断的“紧急集合演习”,来使企业和员工对市场保持“战斗态势”。任正非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经常亲自通过写文章来表达自己思想的企业家。他有篇非常著名的文章:《华为的冬天》。文章通篇在讲“危机”;在讲企业要“居安思危”;在讲企业的和平年代越长,“泰坦尼克”号沉没的灾难就一定会到来……



    华为集团是中国电信设备供应商,在电信设备供应市场上,自1995年后,中国同类产品企业就没有能望其项背者。为保持企业的竞争态势,华为始终瞄准国外一流电信设备供应企业为自己的追赶目标和竞争对手。2000年开始,华为在一片担心中,与欧洲最大的电信制造商西门子在西门子“家门口”展开竞争,取得了可喜的市场佳绩。



    8年前,在中国电信制造商中,“巨(龙)、大(唐)、中(兴)、华(为)”四家并驾齐驱,代表了中国本土电信制造业的水平。今天,毫无疑问,华为已经远远走到了前面。



    海尔老总张瑞敏也经常表示:我每天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始终瞄准对手,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