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1979-2000深圳重大决策与事件民间观察 > 1985:陈文鸿打响“特区失败论”的第一枪

1985:陈文鸿打响“特区失败论”的第一枪(2/2)

70元人民币,而在同一时期,上海的人均社会购买力为912元,北京为896元,广州为504元。深圳比上海、北京高出三四倍,比广州高出七倍多。这可能吗?正常吗?文章又从此出发,继续深入,发现内地的报纸说,深圳市场上的家用电器和成衣,80%以上为内地顾客所买去。由此文章得出结论说:深圳的市场繁荣,主要是靠内地顾客维持的。

    这篇专揭深圳“短”的文章,石破天惊。它对沉浸在喜悦中的深圳人犹如一盆冷水,让他们再次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失落和彷徨;又犹如一块砸向湖面的大石头,在国内外激起了轩然大波,引发了经济特区失败论的大合唱,各种议论纷至沓来。

    中央高层首次暗示拔掉“输血的针头”

    1985年2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刚创刊的《追求》杂志上刊登了一篇题为《特区市长》的封面文章,作者不吝赞美之辞饱含激情地描绘了梁湘的抱负、气魄和胆量:

    从大鹏湾到深圳河畔,高楼连接着高楼,建筑奏鸣曲日夜回荡在天空,可是,他仍然感到不够满意——这,不过是小孩过家家一样的小打小闹。要干,就应该往大里干——他要的是更加宏大的场面。

    他把他的开拓者们聚拢来,提出了一个宏伟的计划:要从引进中小客商的小额投资,转向引进大财团、跨国公司;要从引进三来一补项目,转向引进技术密集型的项目;要从特区零星分散的开发,转向成片开发,连成一体——他的胃口好大哟!

    第一个合作者请来了,这是香港合和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应湘先生。

    ……投资20亿港元,开发福田新市区,占地30平方公里的协议,就这样签订了。

    改造罗湖火车站工程,修筑罗湖至南头高速公路工程,兴建70万千瓦的火力发电站(厂)等大型项目的协议。也这样陆续签订了。

    深圳的上空,响起一声春雷。这雷声,震动了香港地区的工商金融各界,它的冲击波,到了东南亚和日本,于是,大财团、跨国公司代表,纷至沓来……

    从这篇文章中,读者们强烈感受到,深圳早已是一派狂热如沸的大跃进情景。

    但是,经济的高速运转,暴露出了更多的问题:基建摊子铺得过大,经济发展出现失衡现象,投资结构不尽合理,产业结构的规划不够,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不高,产品的外销竞争能力不强……

    此外,还出现了一些奇怪现象和社会问题:人们发现,深圳的一些商品,如家电、尼龙布、服装、雨伞等,竟是从内地出口到香港,通过奇妙的价格差作用而倒流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