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纠正错误的细节决定成败观念(1/2)

    柳传志强调执行,执行是很重要的,但战略不对,执行得再好又有什么用?联想现在不正在为自己战略的错误而付出代价吗?

    中国的市场环境与西方有着很大差别,将西方流行的东西不分青红皂白地照搬照套到中国的企业界或盲目地跟风,其危害和风险是很大的。世界最著名的广告公司和咨询公司不是也在中国屡创败例吗?中国企业为此付出的学费数以亿计,却还对这些“洋师爷”们俯首贴耳,毕恭毕敬,竖起大姆指夸赞有加,而对本土智囊则横挑鼻子竖挑眼,苛刻又苛刻。其实,论智慧,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逊色;论勇猛,中国人曾经以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美日侵略军;论搞经济,无论是整个国民经济还是中国企业的发展速度绝不亚于世界任何国家。我们什么时候该眼睛向内正眼看看我们自个儿呢?是时候了。

    细节决定成败的观点流传甚广,遗毒颇深,该有个人站出来,振臂高呼,当头棒喝,以正视听,也是时候了。

    纳粹德国的著名军事将领隆美尔,被西方世界誉为神话。他战无不胜,在进攻比利时、荷兰、法国的战斗中,他以伤亡几千人的代价,击溃了数百万法军,仅俘虏就有几十万,进展速度快得连希特勒都犹疑了,连下数道圣旨,命令他停止进攻,结果给英法军队创造了敦克尔克大撤退的机会,为以后的反纳粹战争保存了实力。

    在非洲战场,他更是充分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无数次以弱胜强打得英军溃不成军,创造了多个战争史上的奇迹,被称为“沙漠之狐”。但隆美尔只是一个优秀的战术家,不是一个战略家,他不善于从全局考虑问题。尽管他指挥的战斗可以说几乎战无不胜(德军在非洲失败的战斗,都是因他身体不好,回德国治病不在战场),但他的胜仗打得越多,就越陷希特勒于不利。

    当时的主战场在苏联、西欧,应该集中主要的精力在上述战场,非洲只是一个次要战场,但隆美尔身为希特勒一手提拔的爱将,又不断地打胜仗,成了纳粹的一面旗帜,以至希特勒不得不投入大量的兵力和补给,只要是隆美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