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四动:永动(1/2)

    过了“自动”,又一种奇妙的状态出现了,那就是“永动”。

    那何谓“永动”呢?

    “永动”就是你总在动,总在自觉地动,总在经年累月地动,总在默不作声地动。

    这是什么呢?这实际就是毅力。而有谁能想到,这人人称羡、向往而又自感遥不可及的毅力,原来竟源于习惯!

    对于毅力的价值,我不说你也清楚。闻名于世的麦当劳创始人克罗克就曾说过:“在世界上毅力是无法替代的。天赋无法替代它,有天赋却失败的人比比皆是;才能无法替代它,有才能却失败的人时时可见;教育无法替代它,受教育却失败的人处处可闻。只有毅力是无所不能,所向披靡的。”

    对此,我仿佛觉得自己便是这方面最能经得起检验的绝佳典型。

    为什么?

    因为年轻时的我,是一个绝对没有任何毅力的人。当年,在我痛苦得要离开这个世界前,我对自己的失败不断反思。反思的结果,我把自己没有毅力、只凭小聪明做事,看成是导致自己人生走向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如今年届花甲的我,情形如何呢?我铁定自己是个极有毅力的人。这不是凭我怎样说,而是凭我用实际行动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做出来的。

    你看,我从2000年11月8日下决心养成一天写一篇随感的习惯以来,到现在已近5年了。在这5年间,我几乎每天清晨5点钟左右会起床写作;我书房的灯,几乎每天清晨都是亮的;我的《一千零一盏心灯》的初稿真地用1001个清晨,一篇不落地完成了。我能做到此,能说我没有毅力吗?那这毅力源于何处?不是源于别的,而是源于习惯。

    为了使自己的演讲轻松活泼、更能为大家接受,从1998年12月6日开始,我决心培养自己的幽默感。为此,我每天都会在我自制的“随身宝”上,用简单的几个字记下一个我所见、所闻或所悟到的小幽默。屈指数来这习惯已有近3000个日子了,我这方面自然大有长进。2005年1月22日我受南京《市民学堂》邀请,在南京大行宫会堂面对1400多位市民作了“习惯改变命运,习惯铸就未来”的主题演讲。第二天,《南京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相关报道和我演讲时的特写镜头,并在第二版以大半个版面予以详尽报导。而就在第二版的最上端,编者以这样的文字作为导读:“激情、欢笑、互动、参与,演讲者声情并茂、幽默风趣,听众被深深吸引,演讲结束后还迟迟不肯离去……”我的演讲能有如此反响,能得到如此好评,与近3000个日子每天那一个个小幽默能没有关系吗?而如果这也是一种毅力,那这毅力源于何处?显然,它也源于习惯。

    我上面提到的“随身宝”是我几乎每天都带在口袋里的一张折叠的复印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