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一、有准备才能走在前面(1/2)

    准备的程度决定着你前进的距离,走在最前面的,总是那些有准备的人。

    从《致加西亚的信》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一个企业需要的是那种充满主动精神的人,而不是那些被人推着走的员工。于是,老板们就都认为他的手下缺少积极的精神,同时也缺少一点执行力。

    但是,即使企业每天向员工们不断灌输执行观念,我们的企业就一定能够锻炼出一支具有罗文精神和高效执行能力的团队吗?我认为也不尽然。其实,有相当一部分员工并不缺乏主动精神和工作热情,他们缺少的是在接受任务以后踏踏实实的准备。在某些时候,这种盲目主动和热情下的工作效率是非常低下的。

    有一位勤劳的伐木工人,被指令砍伐100棵树。接受任务以后,他毫不拖延地投入到了工作当中,每天工作10个小时。可是渐渐地,他发觉自己砍伐的数量在一天天减少。他开始想,一定是自己工作的时间还不够长,于是除了睡觉和吃饭以外,其余的时间他都用来伐树,一天要工作12个小时。但他每天砍伐的数量反而有减无增,他陷于了深深的困惑之中。

    一天,他把这个困惑告诉了主管,主管看了看他,再看了看他手中的斧头,若有所悟地说:“你是否每天用这把斧头伐树呢?”工人认真地说:“当然了,没有它我可什么也干不了。”主管接着问道:“那你有没有磨利这把斧头呢?”工人的回答是:“我每天勤奋工作,伐树的时间都不够用,哪有时间去干别的。”

    听到这里,主管说:“这就是你伐树数量每天递减的原因。虽然工作热情很高,但你连工作必需的工具都没有准备好,又怎么能提高工作效率呢?”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人像这个伐树工人一样,总是忘了应该采取必要的准备使工作更简单、更快捷。你又怎么能指望他们高效高质地执行好任务呢!要知道,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不磨刀就等于没有刀!

    在企业中,总是有50%的指令被变通执行或打了折扣执行;30%的指令有始无终,最后不了了之;15%的指令根本没有执行,也就是说,实际上只有5%的指令真正发挥了作用。

    其实,问题就是出在了准备上。现在,让我们看一看3个员工对待同一个指令的3种不同结果。

    某家大型企业集团的采购部经理脾气暴躁,傲气凌人,许多想向他推销产品的业务员都碰了钉子。有一次,他到某个城市出差,一个办公设备生产企业的销售主管知道后,决定派员工A去拜访他,把企业的产品推销出去。由于这位经理只在这个城市停留一周,所以销售主管希望能在他回去之前草签一个合作意向。A接受了任务后,心想:这个经理不好打交道是出了名的,许多公司的人都被他整得下不了台,给的时间又这么短,我肯定完不成任务,不如想个办法躲过去吧。于是,他第二天并没有去宾馆拜访这位经理,而是在家里舒舒服服地休息了一天。第三天一早,他回到公司,对主管说:“咱们得到的消息太晚了,他已经和别的公司签订了合同,这个客户只能放弃了。”

    主管听说后感到非常失望,但又不甘心丢掉这个大客户,于是决定再派员工B去试试。B接受了任务以后,什么也没有说,把要推销产品的简介往包里一塞,在10分钟之后就赶到了采购经理所住的宾馆,他直接来到了经理的房间,敲开门后马上开始介绍自己的产品。谁知采购经理有睡午觉的习惯,被B吵醒后已经非常愤怒,哪里有心情听他说些什么,一通臭骂将B轰了出去。B并没有泄气,他在宾馆的大堂里坐下,想等经理下来吃晚饭的时候再向他展开攻势。而经理因为被人打搅了午睡,整个下午都昏昏沉沉的,到了晚上根本没有胃口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