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战争的金钱代价(1)(2/2)

货币是指,货币之所以成为货币,是因为政府说它是货币—是不可避免的,对于这一点,那时的人与今天的人一样清楚。第一,就是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将会发生作用,这时,黄金和白银就会被人们藏到床底下去。第二,就是会发生通货膨胀。

    在战争时期,4.5亿美元就等于政府开支总额的13%,而纸币本质上造成了战时北方的过度通货膨胀。但是,相比南方而言,这却不算什么,因为南方的一大半债务都是用纸币支付的。早在1861年5月,南部邦联就发行了国库券,它只能在独立两年后才用黄金和白银予以偿付。在战争时期,邦联政府发行了超过15亿美元的这类债券,而如此巨量的纸币对南方经济的影响是灾难性的。仅在发行债券的前两年,南方物价就上升了700%以上。更糟的是,不只是里士满政府在印制纸币,州政府和市政府也在发行各种钞票。因为南方缺乏质量很高的造币厂及精密的印刷设备,所以,制造假币不仅很容易而且很普遍。到1863年底,南方经济已经失控了。囤积居奇、物品短缺以及黑市交易这些现象毫不留情地泛滥开来,而随着生活水平的下降,对战争的支持也消蚀了。

    南方之所以发行如此之多的纸币,是因为它向公众征税的能力以及出售债券的能力是相当有限的。而北方已经拥有了财政部及征税体系,其组织机构及工作流程也早就是现成的了,而南方却还要从头做起。这在战争需要日渐高涨的时期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糟的是,南方经济却为出了名的缺乏流动性这一问题所苦。换言之,它的财富不易转化为货币,也就不能用于军事力量。在战争爆发时,南方拥有全国总资产的30%,而其流通货币却只占12%,银行资产也只有21%。尽管“土地即贫困”这句话直到重建时期才出现,但是,它却是对1861年南方经济的准确描述。在交战的4年中,南方邦联政府的税收只能满足5%~6%的政府开支。

    相反,联邦政府却从税收中获得了总收入的21%。第一笔联邦收入税早在1861年时就征收了,而且国内税法紧接着在1862年就执行了,从专营许可证到报纸广告到游艇,几乎每一件物品都属于征税的对象。国税局就是今天的IRS的原型,这也绝不只是美国内战时所留下的影响深远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