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2节 成长型企业最脆弱(2)(1/2)

    2、企业的成长现状

    “各领风骚三五年。”这句流行语非常经典,既形象又深刻,准确地描绘出了中国大多数民营企业的生存状态。

    美国管理学家伊查克·艾迪思历经30余年对企业生命周期进行研究。他把企业生命周期分为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贵族期、官僚化早期、官僚期、死亡期十大阶段,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按此分类,目前中国的企业大都处在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也就是说,总体上还处于生命进化的初级阶段,如何步入盛年还有很艰难的路要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成长型企业”。

    “成长是如此脆弱。”这是另一位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的一句很著名的论断。

    成长型企业的最显著特征就是:生命力十分脆弱,难以经受太多的挫折和磨难。

    人们发现,中国企业寿命不容乐观,多数企业竟是失败的——或者含蓄一点说是不太成功的,它们只发展和使用了自己的一小部分潜力,平均寿命周期比其潜在寿命周期要短得多。

    中国每年有近100万家企业倒闭,美国每年倒闭的企业大概为10万家,倒闭数大约只有中国倒闭数的1/10,若考虑到两个国家在企业总数上的差别,这一数字可能会更加惊人。中国大型企业(集团)的平均寿命仅为7-8年,只达到美国中小型企业的平均水平;中国中小型企业平均寿命更低,只有3-4年。在北京中关村注册的6000家企业,寿命超过8年的不到3%,平均寿命为3.9年。中关村在1988年以前成立的527家企业发展到现在比较好的企业只有联想、四通、北大方正、清华紫光等几十家。

    列居世界500强或与之相当的跨国公司平均寿命在40-50岁之间,但20年似乎是今天中国企业年轮的极限。拥有20年历史的公司,在中国已经意味着“长青树”,它们的生存智慧被年轻的企业所景仰。例如:20岁的海尔公司成了中国企业“星空”中最为耀眼的“恒星企业”之一,海尔公司CEO张瑞敏也几乎成为当今中国最为成功的“明星”企业家。

    “富不过三代”的俗语常常让“老总”们忧心忡忡。在20世纪70年代世界500强企业中,有1/3现已销声匿迹的事实,更让中国企业家们心有余悸。改革开放20多年,中国确实涌现出了一些曾经声名显赫的“明星”企业、“明星”品牌、“明星”企业家,但多数大起大落,成了 “流星企业”、“流星品牌”和“流星企业家”,续写着从白手起家到大红大紫迅即又偃旗息鼓的神话和悲剧,到如今几乎很少有人会知道了。一年起家,二年发财,三年倒闭,这种企业成长的“流星现象”极为常见和普遍,实在令人扼腕。

    民谣“太阳落山了,霸王别姬了,巨人倒下了,飞龙折翅了,三株枯萎了,秦池病重了,爱多伤心了,威特卷刃了,长江阻塞了,幸福痛苦了”就是中国企业“流星现象”最生动的写照。伴随着“流星企业”及“流星品牌”的陨落,当然是“流星企业家”的陨落。如:马胜利、张兴让、禹作敏、牟其中、吴炳新、胡志标、姜伟、李经纬、杨斌等。这样的名单我们还可以轻而易举地列出一长串。这些风光一时的企业始终没能走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三五年”的怪圈。

    中国企业所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是持续性发展问题,即企业做不大、活不长。我们不禁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

    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曾说,“红一时”比较容易,这可以靠一时的成就和传媒“炒作”来取得,但是,要做到“红一世”那就要有透彻的觉悟和坚毅的努力。看来许多企业一夜之间成名,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只是凭借企业家的胆略和敏锐,抓住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某个政策机遇或某种稀缺资源,以某个产品、某个项目使企业呈现出短暂的繁荣和辉煌景象;但往往由于某种主观原因导致企业快速衰落或破产死亡,最终昙花一现,空留余恨。

    不过,这是中国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的代价,是市场制度得以确立和健康运行所必须付出的一种成本。悄然而去的“流星企业”没有白白牺牲,它们至少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标出了潜流和暗礁的位置,至少在风险莫测的企业“星空”中标出了吞噬流星企业的“黑洞”的方位。

    张瑞敏说过:“别看海尔发展到这么大,但我每天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战舰一大,如果一招不慎,很可能造成全军覆没,所以,我每天非常努力、非常刻苦、非常谨慎地做好每件事。”这句话确实值得人们深思。因为,处于初级成长阶段的中国企业, 内部综合实力缺乏必要积累,抗风险能力和抗打击能力很弱;这就需要企业的掌舵者和管理团队要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