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帝国的回忆 > 第五篇 酸涩的外交 李鸿章访问纽约记

第五篇 酸涩的外交 李鸿章访问纽约记(1/2)

    1896年8月29日

    题记:大清帝国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在美获得国宾礼遇,卢杰将军亲自登上“圣路易斯”号邮轮迎接,纽约港欢迎的市民涌动如潮,港湾内百舰齐鸣向清国政治家致敬,据说美国总统将亲自出面接待,而李由美国骑警队护送,已由炮台公园移往华尔道夫饭店。

    清国铁腕人物、美利坚合众国的贵宾李鸿章昨日下午2时乘“圣路易斯”号邮轮抵达纽约,他的头衔除大清国直隶总督外,还有“清国总理大臣”、“外务大臣”、“北洋大臣”、钦封一品正堂等。他既是著名的军事将领,又是政治家、金融家和外交家。这次他是作为大清国特命全权公使结束访俄使命后正式访问美国的。他在码头受到了美国政府代表的贵宾式接待,这不仅表明了他个人所具有的崇高尊严,同时也表明了大清帝国的伟大。

    盛夏时节,李率领的清国外交使团从美洲航运公司码头出发,由骑警队开道护卫,从西街尽头穿过炮台公园到百老汇大街,再从第四街进入华盛顿广场,然后沿第五大道到达他访问期间下榻的华尔道夫饭店。整个护卫过程由卢杰将军指挥。

    昨晚,李在吃了燕窝、鱼翅、烤鸡、炒饭并饮了少量的酒后,早早就歇息了。今天上午10点半至12点钟,美国总统克利夫兰①将在西57街2号前国务卿惠特尼的寓所接见他,届时出席的还有美国驻法公使伊思特斯、联邦政府财政部长约翰·G.卡莱尔、卢杰将军及其他要人。

    正式的欢迎晚宴将于今晚在华尔道夫饭店举行,由美国前国务卿约翰·W.佛斯特做东,一些曾出使过大清国的外交官和领事官员们将出席晚宴。

    纽约港皇家式的接待

    李鸿章乘坐的“圣路易斯”号邮轮于昨晨9时左右出现在火岛以东15英里的急难救生站。邮轮靠岸时呼呼地放出了不少蒸汽。它抵达纽约港的消息不胫而走,人们如潮水一般涌到邮轮停靠的河边。不一会儿,炮台公园就挤满了好奇的人们,他们都想一睹清国总理大臣的风采,因为此人统治的人口比全欧洲君主们所辖子民的总和还多。

    河岸码头十分拥挤,以致从西街到维思街都挤满了人,而且大家都喜气洋洋,像过节一样。在人群嘈杂的闲聊中,还听到有人提出放假的建议。人们互相打听着李的富有和权势,对这个人物充满着无限的好奇。

    所有分布在纽约港不同码头的汽船、拖船、汽艇、游艇好像都已准备就绪,把那些急切的人们带到港口,以便他们在“圣路易斯”号邮轮进港前能先睹为快。许多小船刚过9时就向沙沟方向驶去,还有些小船走得更早。不一会儿,港湾里就停泊了很多悠闲的船只,而平日营运的渡轮几乎停摆。欢迎的号角刚一响起,就很快被人群的喧嚣声所淹没。

    在得知“圣路易斯”号邮轮已于10时30分驶过火岛时,一艘载有记者的警察巡逻艇于11时出发前去迎接。当这艘巡逻艇离开泊位之前,它就被众多拖船和汽艇追踪,非正式的欢迎仪式实际上早已形成。小船排着队穿过从挪诺思军港出发的两队美**舰,径直驶向沙沟。

    汽船齐声鸣号致敬

    大约11时30分时,“圣路易斯”号邮轮缓慢驶过格登隧道。它一出现,港湾内不同音调和高分贝的汽笛同时鸣号,欢迎“圣路易斯”号。这种欢迎仪式李总督未必听到,但它至少可以向下城码头上的人们昭示,李总督已接近码头,并将很快登上美洲大陆。

    不一会儿,“圣路易斯”号的黑色轮廓在沙沟对面出现了,几分钟内就开进浮标指示的水线并进入船道。又是一阵汽笛鸣响,表明它正调转方向。

    这时大约有50艘汽船、游艇和拖船直向她驶去,几乎挡住了人们的视线。满载着远足者的“共和”号汽轮驶至离“圣路易斯”号百余码的地方等它经过。一艘敞篷船离“圣路易斯”号非常近,并随着邮轮掉头,尾随着邮轮行进。其他一些船也纷纷效仿。拖船不甘落后,也想尽力跟上,私人游艇的速度可能开创了它们的行驶纪录。当“圣路易斯”号快到奈洛斯海峡时,跑得最快的船已跟它并排而行了。在它之后,一艘艘小船依先后顺序排成了行列。15分钟内,一下子挤来了大约一百余艘大小各异的船。

    引人入胜的海上表演

    “圣路易斯”号缓慢而优雅地驶近港口,护送它的各式船只聚集在周围,形成了一道壮观的水上表演阵势。但这种场面很快便消失了,“圣路易斯”号逐渐加速,轻快地从那些小船群中溜滑出来,把那些划得慢一些的小船一个一个地抛在老后。当它来到著名的纽约上湾时,几乎没有任何小船还跟得上了。“圣路易斯”号在它第二根桅杆上悬挂着大清国国旗,旗上图案是在黄色的衬托下一轮红日升起,深绿色和大红色交织而成的龙在昂首飞舞。

    当“圣路易斯”号穿过华德乌斯港和汉密尔顿港时,岸上的每个人都盼望着能亲眼目睹欢迎庆典的盛况。然而,华德乌斯港的欢迎礼炮不像人们预期的那样好,国民警卫队鸣放的礼炮显得不够有力,炮声也略显嘶哑。

    上湾布满了准备加入欢迎庆典的军舰。数十艘不同类型的战舰装饰一新,静静地等待着“圣路易斯”号的到来。舰队威武停泊的壮观场面,令人印象深刻。这个世界上最雄伟、最美丽的港口料将会给李总督一个好好观察的机会。

    难忘的景观

    坐在船舷边的东方王子如果目睹到这气势恢弘的水上盛会,他一定终生难忘这个伟大的景观。这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水面上稍稍有些雾气,蔚蓝的天空中飘浮着几朵云彩,阳光明媚、柔和,气温适宜。突听得东北方向传来一声炮响,海湾霎时激起阵阵涟漪,无数的旗帜、彩带在海上挥舞,成百上千只船在清澈湛蓝的海面上漂动。

    从“圣路易斯”号船首往前望去,它正置身于由两队白色舰只群组成的小巷里。再放眼远眺,周围是斯坦特岛、长岛的绿色山丘和新泽西海岸,它们在海水的衬托下,展现出一片迷人的美景,真正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一篇杰作。

    在远处的海面上,如诗如梦般地浮升起一座大都市的轮廓,白色的高塔在阳光照射下闪烁着似虚似幻的光芒,景色真是绝妙之极,简直就是一幅美轮美奂的画,无论何时何地在世界上都难以找出比这更美的景致了,也没有哪个海港会有像这样船舰排列的壮观场面。无疑地,不论是战争时期或和平时期,世界上都没有哪个大都会的海湾会比这更迷人、更壮丽。可惜,李鸿章未能看到这光辉灿烂的水上美景,他失去了专为他营造的这千载难逢的好时机。

    威力无比的美国战舰

    “圣路易斯”号并未从欢迎船队的队列中穿过,而是在船队前方停住,把卢杰将军和他的部下接上船,再驶往排列着军舰的港湾右方。美国海军的白色舰队军容严整地排列着,每两艘军舰之间都相隔一个半舰身,而且在李鸿章停留纽约期间,它们将一直这样排列着。战舰的排列顺序依次如下:

    左队分别是“迈阿密”号、“纽瓦克”号、“罗利”号、“辛辛那提”号、“联盟”号;右队是“得克萨斯”号、“马萨诸塞”号、“纽约”号、“印第安拉”号和“哥伦比亚”号。这些战舰是美国海军最强阵容的组合。舰队司令邦斯将军的舰令旗在“纽约”号军舰上迎风飘扬。

    当“圣路易斯”号从舰队前面驶过时,纽约号鸣响了欢迎李鸿章访问的19响礼炮,各舰只所有水兵立即在各舰甲板列队,向“圣路易斯”号敬注目礼。从威廉堡也发出17声炮响。

    当“圣路易斯”号进港时,各种汽船、舢板和游艇追上了她,很快就将它围了个水泄不通。这些五彩缤纷的船只中有些装点得非常漂亮,其中最美的一艘恐怕要算“海盗”号,J.P.摩根先生的私人汽艇也泊在港内,艇上的彩带从船首高挂到主桅杆上,再从主桅垂到船尾,色彩斑斓绚丽,形成了海港一道亮丽的风景。船队里还有丹尼尔先生的“拉蒙特”号、洛威尔先生的“朝圣者”号、“J.D.琼斯”号和“摩霍克”号。

    爆竹、鞭炮声响彻云霄

    “摩霍克”号为隆重的迎接仪式锦上添花,它特许迎接李总督的清国人登船。客人上得太多,船舷下沉,几乎接近水面。船上飘扬的全是清国旗帜,上层甲板上也全是讲清国话的人。当它驶近“圣路易斯”号时,船上的清国人展示了他们传统的迎接仪式。先是一小排鞭炮点燃,然后是巨大的爆竹爆炸声。随之由12名鼓手组成的鼓队开始猛烈击鼓,数百人应着号子齐声呐喊。同时,具有独特魅力的清国音乐奏响了,有人唱起了清国歌曲。所有这些不和谐的声音同时出现,而清国人好像对此十分陶然。

    但李总督居然能保持平静,他或许根本就没能听到。“摩霍克”号带着那些失望的“天兵天将”们重新驶回码头,云集在那里的清国侨民们还正焦急地等待着他们同胞的到来。

    卫生检疫官登船检查

    由于各式各样的船挤在“圣路易斯”号高高的船舷边,从中很难分出哪艘是官船。然而,载着纽约港港口检疫官多特博士的船就在其中。他拥有美国联邦政府授予的法定检查权。他第一个登上“圣路易斯”号,但并未打扰迎接计划的进行。

    检疫官们一登船即宣布“圣路易斯”号所有乘客都必须接受检查。例行检查后,检疫官立即跑到甲板上。怀揣着美国总统欢迎词的美国东部陆军司令卢杰将军一行从“海豚”号登上“圣路易斯”号的航行平台,也来到主甲板上。卢杰将军身着陆军少将制服,金黄色的绶带从左肩跨到胸前,仪表不俗。陪同卢杰将军登舰的是他的两位助手乔治·大卫陆军少校和希尔斯舰长、大清国驻美公使杨儒(Yang Yu)①和秘书、美国助理国务卿诺克赫尔。卢杰将军一行立即被带到中部甲板的贵宾舱。移民局局长卡布雷斯等,包括一些报纸记者也登上了“圣路易斯”号。除此之外无人得到上船许可。

    “圣路易斯”号的乘客们聚集在甲板上,从他们衣着料子的昂贵质地就看出他们是些上流人士,其复杂的服饰与纽约人所熟悉的唐人街里的华人截然不同。这种区别使人容易产生好奇心,据说在清国不同花纹的衣服代表不同的官阶,这是个值得弄清的问题。

    尊贵的清国客人们赞叹美国海军的精彩表演,也谈论到他们所见到的民众兴高采烈的喧闹场面。汽笛与礼炮竞相鸣放,仿佛除此之外其他什么东西都变得不复存在了。清国贵宾们与“圣路易斯”号上其他一些乘客混杂在一起,放眼望去,很像是一个手工艺品的万国博览会。“圣路易斯”号是一座流动的城市,当它接受防疫检查时,这座城市好像睡着了一般沉静。

    卢杰将军代表总统欢迎李鸿章

    卢杰将军在“圣路易斯”号邮轮贵宾舱对李总督的正式欢迎仪式非常简单,这恰与公众给这位贵宾喧闹的迎接形成鲜明对比,也许这更适合他清国人的气质。

    李总督并未看到港口里热闹欢腾的场面,因为当“圣路易斯”号进港时他仍待在船舱里,以致当欢迎队伍已到达贵宾舱时,他还在那里。前来迎接的美国政府代表不得不等了几分钟。有人把美国人准备求见的话传给了总督阁下。两位总督随员走进了贵宾舱,其中一人对卢杰将军宣布,总督阁下随后就到。卢杰将军上前一步准备迎接,而其他陪同人员则向后退至两侧。

    李鸿章在一位随从的搀扶下来到欢迎地点。他那六英尺高的身材由于上背有些佝偻而明显变矮。的确,他毕竟是一位74岁的老人了。他与照片上人们熟知的李鸿章十分相像。

    当他走近卢杰将军时,摆脱了随从的搀扶,把手伸得老远与将军握手,与美国的做派很相像。然后,他瞟了卢杰旁边的各位一眼。这时,大清国驻美公使忙低头鞠躬。

    我带您访问这个自由的国家

    总督的随侍人员簇拥在他周围。卢杰将军盯着这位老人的面容说:“我受美国总统的派遣,来此迎接阁下到来,并带您访问这个自由的国家。欢迎你的来访。”

    担任译员的罗丰禄重复着欢迎的话语,李鸿章鞠了鞠躬表示感谢。卢杰将军将在场的美方人员一一介绍给李总督,助理国务卿诺克赫尔、威尔逊将军、亚历山大·库克将军等等。有人建议总督到甲板上走走,并看看港口的景色,但总督表示愿坐坐,于是他便被引到一个有软垫的高背椅旁。

    卢杰将军坐他的左边,他的一个儿子李经方子爵坐在右边,秘书则站在大家前面做翻译。周围还有总督的一些随员,如秘书李清守、苏格兰医生艾温博士和改成洋名的清国医生乔治·马克博士。其余人员则留在舱房内参加招待会,如秘书于仕梅、六位随从、两位书记员、一个卫士和十二个仆人。

    著名的黄马褂

    卢杰将军与李总督通过翻译在作寒暄的时间,是仔细研究总督外表服饰的绝好时机。李穿着著名的黄马褂,这种马褂有点像披肩,看不出有什么实际的用途。马褂里面是深蓝色的织锦软绸外套,再里面穿着深红色的袍服,上面凹印着许多暗花的纹饰。他穿了一双白色厚底靴,把人的个子垫高了许多,戴的帽子是现已不再时兴的满清官帽,从上到下往里收束,露出刮得光亮的头皮,只剩下黑色的一小片,帽子后面垂吊着用丝带束编至膝的长辫。帽檐是黑色的,帽冠镶着金边,用灯芯绒制做的软织物从顶戴内向外披散出来。顶戴的正中有一个宝石纽扣,顶戴上还斜插了一根三眼花翎,在他的右手小指上戴了一颗光彩耀眼的钻戒。

    其他成员由于官阶不同,他们服饰的花色也不同,穿戴各异。有的人顶戴上斜插一眼花翎,有的插花翎,而有的什么也没插。

    面容慈祥的总督

    李总督的面庞有一种引人注目的慈祥表情,他双眼明亮,闪烁着睿智的光彩,目光里包含了幽默和机智。他戴着一副老式的硬框眼镜,颧骨高而不瘦,黝黑的皮肤看上去显得很健康。看得出来,他过着悠闲和舒适的生活。

    总督对正在举行的水上表演仿佛视而不见,他甚至没通过舷窗向外看一看,一举一动都是那样怡然自得,使旁边的人习惯于服从,而他本人又不显得傲慢。他是那种从不向他人提出什么要求,但又总能获得满足的人士。他能很轻松地与人交谈,而不使对方感到紧张。

    宾主之间的谈话在漫不经心地进行,“圣路易斯”号邮轮拉响气笛,慢慢驶进港口。谈话主要以总督发问的方式进行,他提问的方式是如此的随意,使人容易忘记他的身份和声誉,就像是老熟人之间的聊天,而不是这个特殊人物在提问。他的问题在舱房内不时激起一阵温文尔雅的欢笑,交谈的气氛平静、融洽。

    急切地想见美国总统

    李总督打开了话匣儿,说他很遗憾在此停留时间太短,然后问美国总统是否在纽约。当被告知总统将到纽约来时,他对此显得很焦虑,希望知道什么时候能见到总统。卢杰通过译员向他解释,说确切的接见时间将在下午告诉他。

    李突然转变话题说:“法国人试图劝我经马赛和苏伊士运河回国,但我回绝了。我告诉他们,我想访问美国。”卢杰将军则妙语作答,比喻此次访问就像是一个国际大家庭里的大哥哥探望远方的弟弟。这时,欢迎的礼炮从威廉堡开始鸣响。他询问外面在干什么,当得知是在用隆重的礼仪欢迎他时,他很高兴。李不停地吸雪茄,是美国雪茄。他用一种向上弯曲的烟管来吸,当一支吸完时,仆人又点燃另一支递给他。

    李总督在清国时就认识威尔逊将军,是在清、美之间举行公务会谈时认识的。他说他想见威尔逊时,有人去叫,威尔逊便出来与李总督通过译员交谈了几分钟。

    与迎接者简单聊天

    总督转向卢杰将军说,他看见船上来了许多将军。他便被告知,这些人中有很多都已退役了。于是,他问卢杰将军是否为现役将军,将军回答说是,并回答了总督提出的许多问题,诸如他的办公室和管辖范围等。

    总督突然问威尔逊将军:“你在美国很富有吗?”

    担任清国公使馆秘书并协助安排接待的杜威先生向美方解释道:“这在清国是个很礼貌的问题。”

    威尔逊将军显得有些困惑不解。这时,有人帮他回答道:“他很富有。”总督又很快转向卢杰将军:“你呢?”将军的脸刷地一下红了,并回答说他不富有。

    “为什么呢?”总督又发问,“退役将军反而比现役的将军富有?”

    这个问题算逃过去了。总督接着又提出了下一个问题。他问卢杰将军:“你多大岁数了?”“这在清国仍被视为礼貌问题,表明对此人真产生了兴趣。”在清国待了七年并能说一口流利汉语的诺克赫尔先生解释道。

    卢杰将军回答说:“我已六十多岁了。”并解释道,美**人有一定的服役年限。

    总督也问了威尔逊将军和其他将军的年龄,并说他们都比实际年龄显得年轻。有人说这缘于他们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当卢杰将军说李总督看起来也比他的实际年龄年轻时,总督很高兴地笑了。

    威尔逊将军随后对翻译说:“请告诉他,我们的报纸全文刊登了他与法国总统共同接受采访的情况,我们都很欣赏他的幽默。”总督听见后,很平静地说:“这不算什么,可惜这里没有记者。”

    李鸿章认人有一招,他与威尔逊将军已多年未曾谋面,可他一下子就能认出他来。总督说:“上次我见你时,你的胡须还是黑的,现在已灰白了,你怎么样了?”

    将军说:“那是许多年以前的事了。”

    “嗯,是呀。”总督说。

    总督又问起约翰·W.福斯特,旁人说他没上船,又问起约翰·R.扬(杨约翰),当得知将在费城见着他时,总督显得很高兴。

    与诺克赫尔的交谈

    诺克赫尔用汉语与总督交谈起来,总督好像全然被吸引住了。威尔逊将军坐在他们旁边的沙发上,他与翻译也聊起来,总督有些不快,忙轻拍了一下将军的膝盖,示意不要打扰他与诺克赫尔的交谈。

    正当总督聊得越来越起劲时,“圣路易斯”号已靠拢了码头。客人们将从弗尔顿街上岸。李问从这里到华尔道夫饭店有多远,旁人回答大约三英里。他们不知道这个回答是否令他高兴。

    终于到岸了,四名总督的仆人进来抬轿子。这是一顶用深红色毛绒毯铺成的软轿,轿厢两边是很结实厚重的竹竿。但他这时没坐软轿,而是由卢杰将军陪着走下轮船,其他人只好跟在后面。他走进铺满深红色地毯的升降甲板,降下后,又经过一个特别通道,才迈进轿子。

    “圣路易斯”号的乘客们都纷纷拥挤着想看他离船的情景,护卫警察连忙冲上来,用人墙打开一条通道。

    成千上万的人欢迎李鸿章踏上美国土地

    昨天下午1点半,成千双眼睛齐刷刷地盯着缓缓驶来的“圣路易斯”号邮轮,它的船头悬挂着英国国旗,而客舱主桅杆上悬挂着大清国的龙旗,船尾上部的后桅栏上则挂着美国星条旗。

    曼哈顿西街挤满了人,有许多人清晨就开始赶来。到中午时分,黑压压的人群已挤满美国航运公司码头附近的两个街区,并排在通往炮台公园的道路两边。码头内所有货柜、米袋和一切能越过人群占有望优势的突出物上,都挤满了汗流浃背等候多时的人们。人要穿过街区是很不容易的,街上汽车的行驶也极为困难。

    在陆军宪兵司令柯奈特的指挥下,军警一大早就将码头戒严了,但他们一点儿都未影响轮船公司的正常营业,顾客仍来往不断。只是在旅客候舱室的第二层布置了警戒线,而且,另开辟了一条通往私人电梯的专用通道,电梯内铺上了红地毯,这颜色与象征总督官阶的色调一致。整个围栏的周围也吊挂着红色的饰物,周围摆放着盆栽的棕榈树。

    另有纽约第一海军预备营的100名士兵威武雄壮地肃立在围栏内,与他们站在一起的是60名穿着华贵的清国商人。这些商人在码头上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几乎所有人都穿着蓝色的袍子,一些呈淡蓝色,一些呈海军蓝色、而一些呈紫罗兰色。没有人违背清国礼节习俗,他们腿上穿的几乎是清一色的紫罗兰灯笼裤,并在脚踝处扎紧。

    在欢迎总督的清国人中还站着大清国驻纽约领事馆的随员们。商人的帽子是黑色无边的平草帽,而领事官们所戴的帽子不同,由此可辨别出他们的身份,而且不同颜色的帽子代表不同的官阶。

    大清国驻纽约总领事余思诒和大清国驻纽约领事施肇曾①在码头港务局局长的客厅内等候着邮轮到来。

    在精锐骑兵的护卫下

    当美国第六骑兵旅的200名骑兵从汉密尔顿堡的临时营地赶到西街时,人群已越集越多。

    “圣路易斯”号邮轮在火岛出现时,消息通过电报发给了汉密尔顿堡,骑兵立即从该城出发,他们与纽约骑警在布鲁克林大桥碰头,并会合在炮台公园等候客轮到来。

    骑兵队列队在此停留了一些时间,他们对人们的好奇感到激动,警察不得不将人群疏散开并留出空间。当一接到行动的命令,骑兵分队就从炮台地区奔赴西街,并靠近美国航运公司码头。

    这些骑兵是从部队里挑选出的佼佼者,个个都精神抖擞,标准的军人身材,佩有穗带的蓝色制服,帽上的黄色羽毛随风飘荡,尤其是那些精良的马匹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骑兵面对哈德逊河从码头沿西街排成一字形,他们前面的空地由纽约骑警护卫。

    此时涌来围观的人群已达万人,每一个能看到码头的大楼窗口内都挤满了观众,每一座高楼楼顶上也站满了人,特别是能俯瞰哈德逊河的百老汇大厦楼顶上更是人声鼎沸。所有靠近美国航运公司码头的地方都已人满为患。

    李总督终于开始登岸,人群隔离在围栏里的情景尤其引人注目。海军司令坎特命令他的人从跳板起沿围栏一边排开,站成一队;余总领事率领的华侨和清国领事官员站在另一边。警长安德鲁和格兰特上校肃立在跳板尽头守卫。

    清国总领事亲临迎接

    余总领事第一个登船。船刚一靠岸,他就跨上跳板,一手拿着一封印有中文的红色信封,另一只手拿了好些邮件,其中有一封来自匹兹堡,封钤有公务铁印。格兰特上校紧跟着余总领事走上跳板,其他再无人上船。原计划让海军司令也上船向总督致敬,但总督已准备上岸,毋需更多仪式。清国总领事和格兰特上校迎到总督后,卢杰将军和副官柯林少尉忙走到总督前面融入欢呼的人群中。此时,嘹亮的海军军号吹响,检阅开始,清国商人和领事官员向李总督鞠躬致意。

    水兵抬轿,总督坐轿

    总督端坐在铺着豪华红色绒毯的软轿上,由四名水手从“圣路易斯”号抬下来。他穿着饰有孔雀羽毛的黄马褂,冠帽上镶有朱红的宝石,头顶还打着一把黑丝伞。当他一到码头阴蔽处时,余总领事就接过遮阳伞。他透过金边眼镜注视着欢呼雀跃的人群,脸上显现出慈祥好奇的神情。

    紧随在总督之后的是他的侄子和嗣子李经方、卢杰将军的部下和一大群华人。软轿被放到电梯里,总督则被引到码头的底层。他很敏捷地进入了一辆敞篷马车,那两匹拉车的栗色马真是非常漂亮、精神。卢杰将军陪总督坐在马车后座,助理国务卿诺克赫尔与总督的秘书坐在前排。一个小报童靠近马车向助理国务卿先生兜售纽约的午报,助理国务卿将买来的报纸拿给总督看。总督看不懂英文,但当他看到自己的照片刊登在报上时高兴地笑了。

    总督的其他随从由美方人员陪伴坐在后面的马车里,总督的儿子在第二辆马车,清国总领事在第三辆,而华尔道夫饭店的公共马车则载着总督的仆人们。

    当一切准备就绪后,骑警沿西街开路,随后是总督的四轮马车,其他马车跟在后面,最后是美国第六骑兵旅的小伙子们。整个队伍从西街经炮台公园进入百老汇大街。沿街人如潮涌,真成了曼哈顿街头一道难见的奇景。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