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中国的经典著作(2/2)

君子所展现的形象越来越远,但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先哲们用他们那天才之手描绘出如此伟大的形象,来弥补(尽管作用甚微)这个国家因忽视神灵而遭受的损失,那么这个国家的人民会堕落得更多。

    对孔子而言,还有两个十分有吸引力的字,而他的学说为这两个字冠以光环,统治着人们的思想。第一个字便是“忠”,中国人已从中受到鼓舞。这个字眼经常激发在懒散的表面下深藏的民族之心,激起那郁积在心中沉睡已久的热情。现实中的哪样传奇不是起源于“忠”这个字带给人们的勇武观念呢?在形势极为不利的条件下,人们面对强大的敌人从不退缩也不思进攻。许多士兵坚守在被围困的壁垒后,“忠”这个字像具有魔力般使他们产生古代神话中英雄般的想法,因此他们宁愿在遭受猛烈攻击和将被慢慢饿死的压力下坚守而绝不投降。古代有个人为了他那行将没落的王朝而死,而后人却被他的英雄事迹所激励,在那片土地上将他奉为神崇拜着,仅仅因为他对他的君主忠诚。

    孔子的另一个极富吸引力的字是“诚”,这个字的意思的确很美,然而在这个国家的伦理道德中几乎没有人具有如此高尚的情操。中国人极为推崇这种品德,这是毫无疑问的。每当我和别人之间需要真诚的时候,每当这种真诚发生危机的时候,这个词会立刻触动对方,他的眼睛闪着光芒,脸上严厉的表情也会变得柔和。二十个世纪以前这位伟大圣人所阐述的思想具有这般神奇的力量,它触动人们心中的某些感情,使人们的心弦随着这种思想所产生的魔力而颤动,孔子曾说他搞不懂一个不诚实的人怎能生存。对他来说,这个问题是最不可思议的。孔子还提出这样的学说,即天本身也遵循着真诚的原则,而且如果哪个人缺少真诚这一美德的话,他将无法得到全面发展。当孔圣人继续讨论这个问题时,他发现自己已越来越接近他理想中充满真诚的贤人,最后他宣称他堪与天相比,甚至称他自己就是神。

    “四书”中的第二部被称作《大学》。这本书内容涉及对个人的培养教育,对家庭的合乎体统的管理,封建制度下的政府以及对国家的统治。这本书在开篇中就阐明了它的编写目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便是说,如果一个人真正持续地遵循这些原则,则他最终不仅会成为他的国家的成功的统治者,而且在他本国之外,也会获得巨大成就。这本书在以后的章节中为了阐述上面的学说,引用了大量君主和名人精辟而明智的言论。

    “四书”中的第三部是《中庸》。这部书传说是孔子的孙子所著,内容极为复杂深奥,它主要的论题是以人类的完美典型——君子为例讨论美德的本质。

    “四书”中的最后一部是《孟子》。它收集了孟子这位著名的哲学家生于公元前372年,死于公元前289年。的著作,主要论述统治者如何按照公正、正直的原则统治好他的臣民。孟子不相信君权神授,这一点与孔子一样。他认为一个不称职的君主应该被拉下宝座,而由一个有德行的人来行使统治权。孟子极为推崇仁爱与正直这样的美德,并且在他的著作中经常提及。他也非常喜欢讨论人性问题,他与孔子观点一致,认为人的本性是好的。他认为人天生是正直的,也极力通过所有人至少具有四种品质这个事实来证实自己的观点。首先,人们都有恻隐之心,这种本性来自于正直的品质;其次,人们都有仁慈之心,正直也是这种本性的根源;再次,人人都有恭敬之心,这种本性来自于人们内心固有的礼貌观念;最后,便是善恶之心,这是因为人们天生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孟子认为如果人们在发展中能让这些本性充分发挥作用,那么大家将生活在一个充满善行的社会中。孟子同样推崇孔子所描述的君子的完美形象,同时给他冠以五种永恒的美德,即仁、义、礼、智、信。当人们为一个问题的是与非而争论时,这些字便被各阶层人士作为格言引用。

    按照“五经”的顺序来说,第一部当数《周易》。这是最著名的经典著作中的一部,毫无疑问在某些方面是因为它极其深奥,其中一些难以理解的句子和那些构成这部书的基础和论点的几段句子被认为包含了宇宙起源、人生哲理、算卦占卜和其他秘术中的奥秘,这些奥秘一直使最渊博的思想家和最有学问的学者感到困惑不解。

    预测和占卜之术对中国的思想家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在至少三千年的岁月中,《周易》一直作为预测和占卜的基础。然而书中的那些神秘的符号和图解仅用于微不足道的目的。例如大街上的算卦先生很圆滑地告诉人们将来的好运或恶运,他们的预测大部分依据《周易》中那些不可思议的文字,而这些文字在西方人看来又是那么毫无意义而荒谬。

    “五经”中的第二部是《尚书》。这部书主要包括古代文献中关于尧帝至周朝的中国史(前2357—前627年)。许多文献的手稿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传,而那些流传下来的被孔子收集、编著成册。在他当时收集到的八十一篇原稿中,仅有四十八篇流传至今。值得一提的是,历史学家们若想复述古代的重大事件,他们唯一能参考的资料便是这些现存的文献。

    “五经”中的第三部是《诗经》。它对整个国家民族精神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影响。这本书主要由古代的民谣和民歌组成,这些诗歌就如《荷马史诗》一般被一代一代流传下来。据说这些诗歌是在周朝初年(前1120年)由周文王收集并配以音乐的。我们现在手中的资料只不过是当年原稿中很少的一部分。这些流传下来的诗歌按不同的内容整理分类,有的是全国流行的民谣,有的是祭诗,还有篇幅长短不一的颂文。它们并没有涉及什么崇高的事物。有一些诗歌听起来很古怪,还有一些缺乏真正诗歌的韵律,而且所有的诗歌都缺乏那种激励人们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或是追求崇高生活境界的震撼力与激情。

    “五经”中的第四部是《礼记》,中国人都喜欢这本书,因为它与中国人精神世界的爱好与倾向相吻合。据说,《礼记》是由孔子编著的。它为社会中各个阶层提供了在各种场合下的行为准则。人们在重要的场合中该如何表现自己?怎样的举止才不会使自己因违背礼仪的原则而有**份?这些问题在书中都作了详尽的描述,即使最愚钝的人也不会产生误解。

    在《礼记》中,这位孔圣人并没有将女性包括进去。如果他生活在现代社会,就会发现自己还有很多的东西需要学习,这些东西会使他在日常生活中开阔眼界,但他的人生观却不能做到这些。

    “五经”中的第五部是《春秋》,这部书已被大家公认为是孔子所著。他写这本书是为了将《尚书》中描写的历史时期延长二百四十二年,也就是从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0年。这部书十分令人失望,它一点也没有体现出作者在文学方面的才能,作者平铺直叙了一些君王的美德和罪恶,而不带任何感**彩。这些关于古人生活中重大事件的纪实与一个搬运工人关于火车到达与出发的记录一样枯燥无味。书中仅描述了事件最基本的轮廓,作者让读者根据他自己的想象将事件的来龙去脉补充完整。这本书之所以能流传下来,完全因为它的作者是一个伟大的人物。如果这部书是由某个无名之辈所著,那它早就被人们遗弃了。

    除了这九部书外,还有一部人们普遍承认的经典名著,就是孔子写的《孝经》,人们认为这部书堪与“四书”“五经”齐名。该书主要描述孔子与他的门徒谈论孝顺的本质和起源,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发扬这种美德。许多知名的评论家研究过这本书,尽管中国的学者没有像对待“四书”“五经”那样看重这部书,但由于它的作者的知名度以及中国人崇尚孝顺的强烈本能,他们乐于将此书列为该国的古典名著。

    西方的学生最初读这些古典名著很容易感到失望。他们那逻辑性很强的头脑会使他们有些瞧不起这些作者处理论题的方式,他们觉得这些材料的组织没有条理而且给人一种杂凑的感觉。比如说这些作者在讨论政治经济学时就没有遵循深入而符合逻辑的方式,却在一种非正式或很偶然的谈话中以随随便便的方式加以讨论。作者在论述这个文明古国的古代史时并不发表任何评论。他们在记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文件时甚至不打算去核实它的真实性,或许他们以为人们只是希望在笔记本上草草记下这些事件的概况,而并不想在以后对这些事件加以评述和描绘。人们在传授伦理学的时候,也必须要遵循一种特定的方式。崇高的理想在警句式的句子中以一种松散的、不连贯的方式描述出来,而这些警句由于缺乏逻辑上的先后次序而使说服力大打折扣。

    对于普通读者和思想家而言,以上事实也许是一个警告,从中他们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的经典著作不值得在中国百姓中长期占据崇高的地位。现实的状况实在是一个大大的错误。

    东方人的思维方式与西方人有着本质的区别。后者喜欢逻辑性、演绎推理,主张理性的推论,而推理的每一步都相互关联,因此论题发展的每一步都清晰明了。东方人认为这种方法太乏味,而且缺乏艺术性,因此不屑采用。他们十分喜欢作诗,喜欢在富于想象的太空中遨游,喜欢在巫士的魔杖指挥下产生美妙的幻觉,而纯理论性的推理是不会令人产生这种幻觉的。这些经典著作反映了东方人的心理,从他们伟大的先贤圣人传授最高尚而且最深奥的哲理名言的方式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民族只接受这样一种教学法。

    的确,这些经典著作以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影响和激励着中华民族,但是更让人感到奇怪的是书中所涉及的论题却对那些未开化的人们的感情和见解没有任何号召力。比如说《荷马史诗》,它能唤起希腊人民内心中最强烈的激情,因为它描写了军队的功绩和著名武士的英勇事迹,这唤醒了民族的战斗意识,增强了民族的斗争精神,使年轻的小伙子们心中热血沸腾。而在中国的经典著作中,没有一丝一毫这样的感染力。他们的理想是正直、忠诚、仁爱和品德高尚。中国人从来没有得到什么神的启示来教导他们如何生和怎样死。经典著作的作者们没有认识到这些问题。他们只是在作品中强调人性的观点,从而以这种模糊的方式来弥补自己认识人生问题的不足。君子的形象固然伟大,而那仅仅是灵感触发的一瞬间产生的。整个民族被君子的美丽形象所感染。尽管它仅是一种神圣的幻觉,但它在人们的思想中已根深蒂固。而且在过去所有的文献中没有哪个作者能描绘出比君子更完美的形象。

    虽然在几千年的历史中这些著作对中国人的性格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但它们长久以来所处的崇高地位已开始动摇。中国人头脑中产生的新观念使人们对其权威性产生疑问。一种新的力量已经出现,而且一位神赐的导师将会引导这股力量,使他们对古代圣贤认识得很模糊的那些美德赋予更深刻的意义。这些著作在人们的头脑中将会逐渐淡忘,但是他们将看到自己不仅不会因此与外面广阔的世界隔离,而且会与世界各地的人们产生一种更亲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