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中国小康痛 > 九、人民生活:客观评价中国小康的实现程度

九、人民生活:客观评价中国小康的实现程度(2/2)

浙江、贵州、陕西、青海、河北、江西,较低的是海南,只有2154人;大专以上程度占六岁以上人口的比重全国平均为3.8%,仅实现7%目标的54.3%,北京最高,达17.5%,上海11.4%、天津9.4%,在5%以上的还有辽、吉、黑和新疆,比重较低,在2%左右的是贵、云、藏。

    4.关于生活质量和环保

    生活质量和环保是反映生活现代化和电气化的,由恩格尔系数等六项指标组成,全国平均实现62.5%,生活质量较高的均为沿海地区,除京、沪、津三市已实现90%以上外,在75%以上的还有浙江、广东、福建、江苏,西部地区均较低,云南、青海、宁夏、甘肃、江西、贵州、西藏均实现50%以下。

    从主要指标看,恩格尔系数是反映消费结构优化的指标,一般认为40%~50%为小康型,降至40%以下即为宽裕型。2001年全国城镇为37.9%,农村为47.7%,城乡加权平均为44.2%,总体水平仍为小康型,按逆指标计算,全国平均已实现目标33%的74.7%,北京最低为36%,在40%以下的有天津,河北、浙江、山东、陕西、内蒙古、黑龙江,在50%以上的有四川、云南、海南、贵州、西藏;人均生活用电量是反映家电普及的综合指标,平均为140千瓦小时(简称度),实现目标320度的43.6%,最高为上海、北京、广东,均在300度以上,在200度以上的还有天津、浙江、福建、黑龙江,而江西、青海、西藏在56~20度之间。工业三废处理率全国平均为76.1%,实现目标85%的89.5%,三废处理率在90%以上的是津、沪、京、山东、江苏五省市,较低的是西藏、宁夏,只达45%和40%。

    5.关于法制与治安

    法制与治安是现代化建设的稳定机制。由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律师数和交通事故死亡率四项指标组成。按逆指标计算,全国平均实现71%,实现程度在80%以上的是海南、山西、陕西、湖南、内蒙古、青海六省区,而发达地区均较低,如上海、北京、广东、浙江,均不足60%。

    从主要指标看,每万人口刑事案件立案率,全国平均为35件,已实现目标22件的62.7%,浙江、上海、广东、北京、天津都在66~56件之间,西藏、山西、甘肃、海南较低,在17~13件之间;每万人口律师数全国平均为0.96人,实现目标1.1人的87.3%,最高的是北京,达6人,上海3.9人、天津2.1人,在1人以上的还有广东、重庆、浙江、宁夏、海南、辽宁、新疆,最低是贵州、西藏,只有0.3人和0.2人。

    小康中国必须关注的几大关系

    由温饱向小康的转变,由低水平小康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转变,包含着社会各界对发展的理解的深化和必然由此产生的需求的多样化,如何处理好以下关系,从而确保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社会各阶层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并进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城乡关系的协调,是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内处理好发展、改革、稳定、公正的关系的关键。

    首先,怎样在体制和结构层面上既鼓励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辛勤劳动与合法经营的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的行业和职工居民,特别是使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缓解失业压力并逐步改善生活条件;怎样具体落实在再分配过程中确保社会公平原则,切实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规范分配秩序,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其次,如何从制度、法律、政策以及舆论上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有序转移,以缓解农村人多地少的严峻制约,同时又在广大农村地区探索可持续发展、使农村社区形成人际关系协调、老有所养、病有所治的格局,从而缓解贫困,减轻仍然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村人口的负担、保护他们的基本权益。

    第三,如何从人才、资金、技术、政策和体制上避免或减缓东南地区高速增长的同时,中西部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被甩在后面的不平衡发展局面;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避免社会道德沦落、犯罪**猖獗的“社会病”、“城市病”。

    第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后,各地都在积极响应、贯彻,但是,如何防止一些地区和单位以此为由又搞新一轮不切实际的贪大求快?在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如何根据具体情况探索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子?

    第五,在民主决策和政务公开方面,怎样建立和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民主化和政务公开制度,确保各级决策按规则、程序和制度(包括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社会听证制、决策的论证制和责任制等),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上确保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包括舆论监督),从源头和体制上预防和解决**,从而实现以经济—政治—文化统合与高度的社会凝聚为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最后,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领域,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怎样相辅相成,从而平衡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原则与传统伦理中的互谅互让美德,个人**、私人利益与公民义务、职业道德之间的张力。

    **报告提出:“对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人们都要团结,对他们的创业精神都要鼓励,对他们的合法权益都要保护,对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都要表彰,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了做到这一点,除了继续保持比较高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之外,合理调节收入分配、逐步缩小城乡与地区差异、维护和保证社会公正,既是基本的前提,也是今后开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局面工作的重点、要点和难点所在。为此,要积极稳重地开好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