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四节 布莱希特(1/2)

    布莱希特是20世纪德国剧作家、诗人、戏剧活动家。其思想和实践早已赢得了广泛的赞赏和支持;在他去世后不久,也就是在本世纪50——60年代,他的影响更加广泛,各国戏剧界几乎都不同程度地掀起了“布莱希特热”。布莱希特的理论和实践,给20世纪的世界戏剧史增添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篇章。

    1898年2月10日,布莱希特出生在巴伐利亚州奥格斯堡的一个工厂主家庭。1917年入慕尼黑大学攻读医学。1918年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他应征参加战地医疗工作,被选为医院的士兵委员会委员。革命失败后,布莱希特根据这段经历创作了剧本《夜半鼓声》,流露了作者的厌战情绪。1922年,该剧在慕尼黑首演成功,并获得“克莱斯特奖金”。布莱希特从此受到德国戏剧界的注目。

    布莱希特的早期创作受到毕希纳、斯特林堡、兰波等人的影响,充满了表现派文学的人道主义精神。1924年,应著名导演莱因哈特的邀请,他从南方的慕尼黑移居柏林,担任德意志剧院的戏剧顾问。这是他的艺术生涯的一次重要转折。当时的柏林舞台生活丰富多采,约有50多家剧院在此竞相演出,给这个欧洲戏剧的中心注入了艺术的活力。布莱希特在这里开阔了艺术视野,积累了新的艺术经验。他以不懈的创作热情和进步的艺术见解逐渐吸引了一批著名的艺术家,如女作家E·霍普特曼、音乐家K·魏尔、导演E·黑格尔、舞台美术家卡斯帕尔·涅赫等等,并与他们长期合作,开始探索戏剧革新的道路。1924年创作的剧本《人就是人》就是作者探讨、创造新的表现形式的开端。

    1926年,布莱希特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1928年与女演员海伦娜·魏格尔结婚。这一时期,布莱希特开始形成自己的艺术见解,初步提出史诗剧理论。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布莱希特尝试着运用马克思主义学说解释、剖析社会问题,写了一些探讨资本主义社会实质性现象的作品。他和音乐家K·魏尔共同创作的《三分钱歌剧》是他的史诗剧当中最初获得巨大成功的一部作品,这是根据18世纪英国作家约翰·盖伊的《乞丐歌剧})改编的。剧本以强盗邦头子“刀子麦其”为中心,描写了他与“乞丐大王”皮丘姆之间的怨仇以及同号称布朗老虎的警察局长的勾结,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里金钱主宰一切的这样一个无情事实。这部作品于1928年在柏林船坞剧院首演成功,布莱希特开始享有国际声誉。

    布莱希特在这一时期还写有歌剧《马哈哥尼城的兴衰》(1928)和话剧《屠宰场里的圣约翰娜》(1930)。这两部作品都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进行了揭露,其批判锋芒刺痛了资产阶级观众。当时没有一家剧院敢于冒着政治风险上演。这一时期,德国**为了紧密结合当前斗争形势,组织宣传队员走街串巷,出演节目。这种节目的内容和形式使布莱希特大受启发,创作了一系列教育剧。《措施》以及根据高尔基同名小说改编的剧本《母亲》都最早直接表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以至于当时这两部剧作的演出,成了轰动一时的政治事件。

    法西斯攫取了政权的1933年,布莱希特携妻带女于国会纵火案的第二天被迫离开德国,流亡苏、美、奥、瑞士、丹麦等国,时间长达15年之久。

    在流亡期间,布莱希特的创作进入鼎盛时期。他创作了大量剧本,形成了完整的戏剧体系。剧作有《圆头党和尖头党》(1932——1934)、《卡拉尔大娘的枪》(1937)、《第三帝国的恐怖和灾难》(1938)、《伽利略传》(初稿)(1938)、《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1939)、《四川好人)(1939——1941)、《西蒙娜·玛莎尔的梦》(1941一1943)、《潘蒂拉老爷和他的仆人马狄》(1940),根据捷克小说改编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帅克》(1941——1943)、《高加索灰间记》(1945)等。这些剧作无一例外地表现了最迫切的现实问题,给反法西斯斗争提供了精神武器,奠定了布莱希特作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戏剧家的地位。

    在艰苦而又漫长的流亡岁月里,布莱希特一直没有放弃他那早已开始了的史诗剧理论的探索和研究。由于政治上的障碍,他的剧本,特别是那些以史诗剧形式创作的剧本,大都没有机会和观众见面。30年代,他十分关注并参与了在莫斯科展开的关于现实主义问题的论争。他认为,人类的审美意识具有时代性,基于此,现实主义就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要不断更新和丰富自己的表现形式和手法,使之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生活的需要。这表现了一个艺术家的探索勇气和理性精神。1935年,布莱希特在莫斯科观看了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的表演,对中国戏曲艺术给予很高的评价,将中国戏曲的美学原则和表演特点同西方戏剧作了比较和综合,丰富和发展了他的史诗剧理论。这期间,他以演说、论文、剧本注释等形式阐述他的戏剧理论和演剧方法,著有《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陌生化效果》(1936)、《娱乐戏剧还是教育戏剧》(1936)、《论实验戏剧》(1939)、《街景》(1940)、《表演艺术的新技巧》(1940)等。Th战结束后,布莱希特移居瑞士,写了理论著作《戏剧小工具篇》(1948)。这是布莱希特多年来关于史诗戏剧和理论探讨的经验集成,被人誉为“新诗学”。

    1948年秋,布莱希特返回东柏林,结束了长达15年的流亡生活。1949年,在民主德国政府的支持下,布莱希特与他的夫人、著名演员海伦娜·魏格尔一起创建柏林剧团,并领导该团的活动,亲任导演,全面实践他的史诗剧理论。几年充满创造活力的舞台艺术实验丰富了布莱希特的演剧方法,使它从理论走向实践,形成了异彩纷呈的舞台演出风格。布莱希特还运用辩证唯物的哲学思想解释舞台艺术规律,他的史诗剧理论也逐渐发展为辩证戏剧理论。布莱希特的史诗剧在现代欧洲戏剧界别开生面,独树一帜,形成了世界戏剧史上的“布莱希特体系”。

    1956年8月14日,布莱希特因心脏病突发,溢然长世。

    最早提出史诗戏剧这一术语的是德国著名导演埃尔多·皮斯卡托(1893——1966)。他把1924年在柏林导演的《旗帜》称之为史诗剧,目的是要给予戏剧一种鲜明的社会意义和道德意图。他还大胆改革了一系列的演剧方法,以拓展戏剧的时空感。布莱希特受益于皮斯卡托及其史诗剧的观念,发展并确立了史诗戏剧理论。

    1929年,布莱希特在剧本《马哈哥尼城的兴衰》的注释中初步提出史诗(叙事)剧理论的主张。这种理论雏形,一方面与他刻苦钻研戏剧发展的历史、探索戏剧发展的规律有关,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他对当代戏剧的发展现状的密切注视。他“反对德国现实主义中那种沉闷的表演风格,而且还反对莱因哈特的巴洛克风格与新表现主义者的狂热”。可以说,布莱希特的史诗剧理论是在与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思潮作斗争中逐步形成的。

    布莱希特在其戏剧生涯中始终追求的是创立一种能够真实地反映20世纪人类生活的现代戏剧,即史诗剧。这种戏剧应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认识生活、反映生活的哲学基础,突破传统僵硬的“三一律”编剧法,采用叙事诗般的自由舒展的戏剧形式和新的演剧手段,多侧面、多角度地展现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以此唤醒观众的理性警觉,使他们通过舞台上的人物生活认识到人类生活的真实性和矛盾性,促使人们思考事物的因果关系,从而激发人们变革社会现实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