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胡适传 > 一、弃农学文

一、弃农学文(2/2)

促成胡适于1912年春天放弃农科,转入康大文学院改学哲学和文学。⑥

    改习文科虽是由兴趣所致,却也含有他“执笔报国”的心愿。就在转习文科的这年9月,胡适把法国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第一次译为中文,改名《割地》,登在《大共和日报》上。后来五四文学革命时又恢复《最后一课》原名收入他译的《短篇小说》第一集,列为首篇。从此,这脍炙人口的爱国名篇因胡适用白话译出便影响特大,在中国传诵数十年而不衰。稍后,他又翻译了拜伦的《哀希腊歌》,其词慷慨哀怨,也是激励希人爱国之心的名篇。这些表明胡适爱好文学,他从事外国优秀文学的翻译介绍,为的正是要“以此报国”,以此来激励中华儿女的爱国之心。

    康奈尔大学设有“卜朗吟征文奖”,以纪念英国19世纪诗人罗伯特·卜朗吟(Robert Browning 1812—1889)。1914年春天,胡适写了一篇论文《论英诗人卜朗吟之乐观主义》作为应此奖的征文。5月7日揭晓,胡适竟得了奖,获奖金50美元。他以一个外国留学生获得这项卜朗吟征文奖,在学校是少有的,因而各方面人士都有些出乎意料,报纸也作了报道和评论,各大城市报纸又加以转载,甚至登在著名的《纽约时报》上,于是影响便相当大了,一些相识的人都先后来祝贺。胡适也出乎意外的高兴,他在日记中写道:

    此区区五十金固不足齿数,然此等荣誉,果足为吾国学生界争一毫面子,则亦“执笔报国”之一端也。⑦

    显然,胡适是把个人争得的荣誉同为祖国争荣誉联在一起了。

    ---------------------------------------------------------

    ①胡适在1938年9月9日的日记中写道:“看此行(按:日记本此页上印着‘Admission Day (in California)’),始记起1910年此日到美国,在金山上岸,恰逢California加入联邦50年庆典。如今28年了1(三版注)

    ②见《藏晖室札记》卷一,1911年1月30日为辛亥年元旦作小诗云:“永夜寒如故,朝来岁已更。层冰埋大道,积雪压孤城。往事潮心上,奇书照眼明。可怜逢令节,辛苦尚争 名。”奇书,指是日所送来的《五尺丛书》(Five Foot Shelf),又名《哈佛丛书》(Harvard Classics),是哈佛大学校长伊里鹗(Eliot)主编之丛书,收集古今名著,印成50巨册,长约五英尺,故有“五尺”之名。上海亚东图书馆版,第1页。

    ③《藏晖室札记》卷一,1911年3月24日。所引“嫠不恤其纬,而忧宗周之陨”,见《左传》昭公二十四年。嫠,寡妇。纬,织布用的纬纱。谓寡妇不忧其纬少,而恐国家灭亡。后因用作忧国忘家之喻,亦简称“嫠纬之忧”。

    ④《藏晖室札记》卷九,1914年12月作,1915年3月15日追记。上海亚东版,第587-589页。

    ⑤参看胡适1952年12月27日在台东县的演说《中学生的修养与择业》,见《胡适言论集》(甲编),1953年台北自由中国社编辑,华国出版社出版。

    ⑥参看《胡适口述自传》第3章“放弃农科,转习哲学”一节。唐德刚译注,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4年3月出版。

    ⑦《藏晖室札记》卷四,“一一得卜朗吟征文奖金”(1914年5月9日),上海亚东版,第2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