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素质教育在美国 > 六、到大学阶段才做学问吗?

六、到大学阶段才做学问吗?(1/2)

    初级教育打基础,高级教育做学问

    我在后面的章节里将会谈到"在中国接受初等教育,到美国接受高等教育,是不是最佳组合"的问题。这个问题与"初级教育打基础,高级教育做学问"的观念有理解上的相通和交叉之处。关于前者,在此不作重复论述,请读者阅读有关章节。

    美国孩子张口闭口就是"我认为","根据我的思考","我的理论是……"(其实哪有什么理论,不过是他自己对某个问题的想法),"我的结论是……,……

    在中国人眼里,这些乳臭未干的黄毛小子或黄毛丫头,口气大得不得了。

    在我"上插队"的农村,男人干的活儿是犁地耙田,说是男子汉的技术活儿。其实,不过是跟在牛屁股后面,都是牛出的死力气。那是"勤劳勇敢"的男人们的特权和专利。

    记得我"插队"那年,都已17岁了,队里还老是把我派去与妇女一块干活儿,说是照顾我。其实,妇女干的活儿才是最累最苦的。我最怕的就是和那些叽叽喳喳的妇女们一块插秧。我的个子在南方人中算是可以的了,快一米八O的个头,弯下腰来插秧,非常造孽。更要命的是,那些平时很善良的妇女们,不允许我用胳膊肘撑着膝部插秧,说是我这种姿势插秧会"害"得她们腰痛。但我一说我的"腰"痛,妇女们(包括我那个善良贤慧的房东大嫂)就开了锅似的瞎起哄:"黄毛小子怎么会有'腰'?!哪来的'腰'?!别笑话了……"

    我一直不理解,"腰"不就在肚子后面吗?伸手就摸得到,怎么能说没有"腰"呢?还要问"哪来的'腰'?"哪个人没有"腰"呢?一岁小孩都是有"腰"的,不然怎么爬得起来?

    现在想来,那个"腰"的含义,要么是指成年男子在社会上站立起来的那个承上启下的"腰杆子";要么恐怕是民间对成年男子"肾功能"的另一种说法。

    总之,按当地的说法,未成年男子是没有"腰"的。

    到美国后,看到矿矿这种半大小子,老气横秋地说:"我的理论是……"我就想起"土插队"时农伯的"腰"的说法。

    我在国内当工人的时候,写过几个自己称之为"电影剧本"的东西。有一次,经人介绍,我带着两盒简易包装的饼干,去拜访了一位当时在国内已小有名气的导演。谈话中,我偶然带出了一句"我认为",导演抬起眼皮瞅瞅我,严肃地说:"你读过几本书?在没有读过足够的书之前,千万不要对我说'我认为'这类的话……"

    几十年了,我还记得这个小插曲。我几次想把这个小故事告诉矿矿,但都是欲言又止。我觉得这个故事离矿矿所处的时空太远太远了。

    不论是农伯的"'腰"的说法,还是导演对"我认为"的反感,都与国内的"初级教育打基础,高级教育做学问"的观念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种观念认为:初级阶段要打牢基础,才能在高级阶段做好学问。也就是说,初级阶段是学,是吸收的阶段;到高级阶段挺起"腰杆子"做学问、做研究时,才能说"我认为"。

    "腰"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没有"腰"的时候,只能听,不能有自己的想法。

    难怪孔老夫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才十几岁,"腰"都还没有,说什么"我认为"的话!

    所谓"初级阶段打基础",主要指两方面:一是吸收知识,二是开发智力。

    所谓"高级阶段做学问",就是要用自己的创造力来做研究。

    然而,我认为(现在已快"知天命",该有资格说此话了):这两个阶段的阶段性任务,都大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往车上装货,还是给车子加油?

    中国现代年轻一代的父母亲可能要比美国的同龄人更相信天赋。他们承认有些人是比另一些人聪明,但他们更相信天赋是可以开发的。中国有个十分流行的提法,叫做"开发智力"。既然可"开发",就首先承认人具有待开发的潜能。一块荒地,不"开发",永远是一块荒凉的不毛之地。下小力开发,其收获与下大力开发差之甚远。

    由于有了开发的可能,又有了下功夫大小的区别,潜能的大小倒成了次要的。为了开发出"富矿",可是累倒了那些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孩子第一声呀呀学语的"爸爸、妈妈"还没叫全,雄心勃勃的父母亲们就开始了开发孩子智力的20年计划。其实,这种"开发"早在胎教时就动工了。年轻的父母们把对自己父辈没能全力开发自己智力的遗憾化作无比的动力,于是,各种各样的早期智力开发方法被"开发"出来:什么一岁学认字、两岁学算术、三岁背唐诗、四岁学英语……孩子的潜能无限,父母的希望更是无限。

    婴儿刚生下来时,手臂与大腿是一样粗细的,但是为什么随着体格的发展,大腿会比手臂粗得多?以致有了"手臂扭不过大腿"一说。那是因为后天锻炼的结果。如果人用手臂来走路,手臂可能也会比大腿粗的。后天的开发和锻炼十分重要,但先天的潜能也是有一定极限的。因此智力的开发也不是无限的。当我们以为,给孩子加压加量是一种锻炼,是一种智力开发,并以为这种加压加量的智力开发与孩子的智力发展是成正比的,那就错了。

    那年我到美国宾州约克学院教书,妻子独自带着三岁的儿子留在国内。她采取"远交近攻"的战略——不惜放弃本单位幼儿园的许多福利,而宁愿每天踩30分钟自行车,送儿子到人们认为的市里最好的幼儿园接受教育。

    刚刚安顿好孩子进幼儿园,她又迫不及待地把儿子送去夜校学画国画。三岁的孩子懂什么国画、油画,一节课下来,画在身上的墨汁要比画在纸上的还多。可是妻子在给我的信中自我陶醉地说:儿子画在衣服上、脸上的画,特能展示出他的绘画天才。其实,中国教育中提到的天才与美国天赋教育的概念是不一样的。

    美国电视上曾播放过一个专门探讨天才儿童的记录片。这个片子记录了好几个高智商儿童的真实的生长经历。其中一位印裔美籍男孩,12岁上大学,17岁开始成为实习医生。

    除了成功的事例,这部片子还记录了几个令人深思的例子。

    有个男孩,五六岁时被发现其智商高达150。后来他的父母离异,这个男孩被判归父亲。父亲望子成龙,从小就让他加快学习速度。12岁那年这个孩子考上了大学。两年后,他由于心理不适而离开了大学。从那时开始,他的生母便向法庭起诉,说这孩子的生父为了满足个人的成就感,逼迫这孩子超速学习,以致造成了对孩子的心理伤害……

    故事的结尾是那孩子的母亲胜诉。孩子又重判给了母亲。五年以后,这个孩子像他的同龄人一样,又重新进入大学,从头开始。此时,他的智商测试显示,他不过同普通人一般。

    该片的主持人从这个例子中巧妙地引出了一些并不广为人们注意的问题:应该怎样对待高智商的孩子?应该为高智商的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生长环境?大多数人希望孩子聪明过人,然而,高智商能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命运呢?

    这部记录片还提供了一个有趣的例子。有一个从南美某个国家新移民来的四口之家:父亲、母亲和两个孩子。老大是个男孩儿,十一二岁;老二是个女孩儿,才上二年级。一个偶然的机会,那个男孩被发现具有惊人的高IQ。紧接着,那个女孩也被发现IQ甚高。

    这喜讯使这对夫妻茫然失措。那个男孩天生爱画画,特别是画小孩喜欢的卡通画。父亲决定要为天才儿子的天才大作寻找发表的机会。他到处宣传、联系、推荐,奔波数月毫无结果。后来不知是什么原因,他认准了好莱坞的卡通制片公司是个目标。于是,这位颇有毅力的父亲干脆辞掉了工作,专门当起了儿子的经纪人……

    拍摄这部影片时,他们全家正在收拾家当,准备合家搬到好莱坞附近去,以便做父亲的为儿子在好莱坞奔走活动。直到影片结束时,那个美好的愿望还始终是个愿望,孩子的父亲还在为如何使天才的儿子早日成功不辞辛劳地奔波。真希望有一天会从好莱坞卡通片的美术创作者名单上见到这位天才儿童的大名。

    孩子有高智商,孩子爱画画都不假。但并不是所有高因的孩子的绘画都能成功。在为这个不屈不挠的父亲感叹之余,又着实为他那天才儿子捏一把汗。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会有什么结果?

    天赋高的孩子就像一辆性能良好、载重量又大的汽车。我们的初级教育是应该往车箱上添加货物增加重量?还是应往油箱里加油?

    比较中国和美国的初级教育,我们会发现两者在提供给学生的环境上,各有许多不同之处。形象地说,中国的初级教育就似往那超大车箱里尽可能多地添加重物。而美国的做法则更像是不大考虑载重量,而是让车子"顺其自然"地往前跑,并时刻注意给油箱加油,让车跑得更稳、更快,后劲更足……

    在中国的初级教育中,对有天赋的孩子的"智力开发",以促使孩子尽快地完成学习过程为目的。天才少年大学生的教育方式就是很好的例子。天赋高、智力开发早的孩子,在早期的学习中比同龄孩子显示出优势。于是,他们的超人智力被超负荷利用,把同龄人需要的正常学习时间缩短了数年,正应了"能者多劳"的提法。天才少年大学生班,就是应试教育体制为这些孩子提供的一条最好的出路。解放强者,比那种压制强者、不分优劣高低,一律共同进退的方式,无疑是进了一步。但是,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思考。

    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天赋高的孩子应不应该提前多学一些课程,提早完成学业?

    "早成大器","年轻有为","天才少年科学家",等等,在许多人的心中是很有吸引力的。孩子早慧,可以多学一点、学快一点、早日成材。然而,在美国的公立学校里,天赋教育班的教学活动却并不以"早成大器"为目的。

    (广州日报)1999年2月8日在其(报刊文摘)版中,刊登了一篇文章,现摘引如下:

    神表为何反而成差生

    ——张国明现象引发对"少年大学生"进行反思

    张国明,1985年出生于江西上饶。父亲是农民,母亲是村办学校教师。张国明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很强的抽象思维能力。4岁时,国明偶尔有一次扎在一群大人中看下象棋。下棋的村民看见这么点大的孩子也来凑起,都觉得好笑,谁也没把他当回事。没想到观战几天后,国明已经自己摸透了棋规,没过多久,他就像模像样开始坐着与大人对劳。

    张国明只读了两年小学就升了初中。据他母亲讲,要不是语文拖了后腿,在中学他也会有"三级跳"。

    1997年高考结束后不久,江西省教育局向提前招生的华东师大推荐这个奇才。一番简单考察后,华东师大提走了张国明的档案。

    1997年9月,12岁的张国明以高分考进了华东师大数学系基地班(区别于普通班),成了一位大学生。

    小天才出了问题

    ——中考试几门不合格校方已考虑对退

    1997年9月,年仅12岁的江西少年张国明以578分的高分考进了华东师大数学系。此事当时曾引起轰动。张国明也被媒介誉为"数学神童"。

    然而不久前,却有消息传来,"神童"的那点小聪明已经开始跟不上大学里艰深的教学进程了。1998年学年期中考,他有好几门课不及格。校方表示,如果期末考成绩没有好转,将考虑劝退。传言还说,在生活中,"神童"一点也不"神"。性情乖僻,缺乏自理能力。甚至有人怀疑,所谓的"神童"仅仅是他父母策划的骗局。记者专程赶到华东师大时,数学系老师介绍,张国明这次考试成绩"马马虎虎",现在仅知的一门课(数学分则是80分。)

    记者采访中发现,尽管张国明所在数学系的老师和同学都和他相处了一年有余,但双方对他的评价几乎截然相反,争论几乎遍及校园。

    关于张国明为什么会考不及格,老师认为他在大学数学上其实什么都没学会,同学则轻描淡写只是说他小孩子贪玩;关于张国明究竟是天才还是庸才,老师认为他有时候别人都会的题目反倒做不出来,同学则说他的脑子结构跟大家的不一样;关于张国明是否会变成"废人",老师认为他太刁蛮,同学则说和他混得很好。

    神重大多太脆弱

    ——"成人感"与"儿童心'的矛盾造成人格分裂

    "神童容易走极端。"一些大学少年班的管理人员证实,张国明在他这一群中,并不是个别现象。

    据介绍,交通大学每年对新生进行的心理测试表明,普通大学新生一般都显示出"心态结构平衡",而少年班的学生往往会出现两个极端。要么"刚愎自用",要么"城府极深",或两者兼而有之。

    这种测试采用心理学上的16PF测试法。即把。G理平衡状态分为1一10,一般人为5或已属于正常状态。而少年班的学生却以1和9为多。

    对"城府极深"记者已领教过。在采访华东师大少年大学生张国明的过程中,张国明显得对诸如记者、老师这样的大人极其冷淡,几乎不愿作交谈。而据同学说,他刚进大学时的确像个"闷葫芦",几周后才有所改变。

    而"刚愎自用"在张国明身上也很明显。任课老师多次向他提出意见:"国明啊,你的学习方法不对,我教你。""国明,你要去借参考书看。""国明,不要老看电视,放了假,我请你到我家好好看。"结果,张国明要么"斜眼看看你",要么"头转来转去,不知道看什么"。

    据称,像张国明这样的孩子在中国科大、**的少年班里就有不少。中国科技大学的老师举例说,他们那儿曾经有个11岁的湖南小孩,从不与人打招呼,言语间也从不给师长留面子。

    这些孩子长大后,个性会造成一定的不便。少年班第一期的谢彦波是历史上年龄最小的大学生,小学五年级就直升高校。结果在美国留学期间,与获得诺贝尔奖的导师发生争执,没拿学位就回了国。少年班第一期的宁铂为了证明自己是"神童",放弃了考研与出国。后来又连考三年"托福",却终于未能如愿。

    中国科大的少年班负责老师认为,少年大学生出现·C理"变异"的原因在于,他们过早地成了大学生,以为社会已经承认他们是成人了,但其实他们还是小孩子。"成人感"与"儿童心"之间的矛盾造成人格分裂,导致性格内向,甚至出现偏执。

    超常有负面影响

    ——跳跃式前进使知识结构出现缺陷

    教育界专家以为,智力超常的儿童跟不上大学进程多半是非智力因素影响。

    其一,自控力差,玩物丧志。中科大少年班有一期退学的三个学生中,一个是因为陷入早恋不能自拔,另外两个则是迷上了游戏机和武侠书。张国明的任课老师认为,对于一般中学生来讲,固"玩物丧志"耽误了一些时间的功课,补上就可以了。但对于像张国明那样的少年大学生来讲,学习进程是高速列车,误了车就追不上了。

    其二,知识结构天生有缺陷。张国明亲回讲过他不喜欢文科,因为他"讨厌背"。而**的少年班负责人际科长认为,少年大学生的知识结构缺陷影响了他们的继续发展。事实上,少年大学生通常都是和理、化冒尖,文、史、哲却很单薄。相对而言,前者容易"速成",后者却往往要依靠一个人的生活阅历与心理成熟度。更麻烦的是,如果文科不好,那么继续钻研理科问题上的分析、推论,就会捉襟见肘。

    其三,中学学习与大学学习脱钩。这是张国明任课老师反复强调的张的一个弱点。作为中学老师的张国明的母亲也说:"张国明在中学里就有这么个毛病,做题往往省略中间步骤。"张国明老师认为这说明他智力好,一眼看出了题目实质。但养成了习惯,要应付步骤严密的大学数学的理论推导就不行了。

    教张国明〈高等代数》的韩老师说,中学学习与大学学习完全不同。不仅是张国明,以前也招过一个少年大学生,他来的时候,各种奖状一叠一叠,都是全国什么数学竞赛的得奖证书,可后来就是跟不上。中学的一些思维理解方式对他们来说太极深蒂固了。

    另有教育界人士认为,目前中学教育往往知识层次不完善,而这些少年大学生又是跳着读上来的,因此毛病更多。

    生活自理能力差

    ——天冷不会加衣不会洗衣服使他们举步维艰

    中科大少年班的班主任讲过这么一件事。一年秋天,气温一昼夜降了10度,结果第二天上课,大部分孩子仍旧穿着短袖衣服,冻得瑟瑟发抖地听课。十几岁的孩子竟然不懂得天冷添衣。

    张国明似乎也是这些不懂得照顾自己的"天才"中的一员。

    记者见到他时,他身上黑色的滑雪衣已经黑得油亮油亮了。据老师说,有一年时间,由于母亲不在上海照顾他,他靠着手上一些社会捐助的钱,从来不洗衣服,穿旧了就扔,扔了再买。他的同学则说,刚来上海时,张国明吃不惯上海饮食,说"太甜",结果吃了一个月方便面;张国明忘了取补贴的密码,几个月过去后也没向老师反映,一直没取钱;张国明害怕火车坐过头,竟然一夜不敢合眼;张国明的母亲担心孩子不会照顾自己,经常来上海陪孩子一起住,一住就是几个月……

    教育界人士认为,这种情况说明了如今教育超常儿童存在的一个误区,即只注重了智力教育,而忽视了生活自理能力的教育。

    大学阶段,老师们不可能像中学老师那样管头管脚,所以这些孩子告别童年反而显得比一般人晚。有的大学生毕业时,心理成熟度甚至不如同年龄的高中生。

    办少年班已降温

    ——一些家长不再让孩子提早读大学

    1978年中国科技大学成立第一期"少年班"。后来,各大院校争相效仿,到1985年全国出现包括复旦、南大、**等12个少年班。但如今硕果仅存的只有**、华东理工大、西安交大、东南大学与中科大五家。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已经快10年没有进上海籍的少年班学生了,少年班学生多来自农村或边远城市。并不是说上海人"笨",而是家长现在不愿意让孩子进少年班,提早读大学。

    而在少年班红红火火创办的时候,内地不少学校将报考少年班作为契机,把高中三年的教学计划压缩成一年半。据说江西有个抚州中学,每年要向全国各地少年班推荐百多人。

    这样,相当一部分"早慧"儿童成了"压缩饼干"。在旧式教育的模式下,搞题海战术,把知识高度浓缩,"压"出了一个大学生。这种拔苗助长的方式教出来的学生并没有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虽然能凭技巧解决难题,但遇到考核分析思辨能力的题目就完蛋了。但是,也有支持少年班的。中国超常人研究会秘书长朱先生称,世界各国都很关注超常儿童的教育。美国有100多所高校有早慧少年的提前入学计划。

    "少年大学生"现象至少现在还是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是的,美国教育也很重视有天赋孩子的教育(请读有关章节),但一般来说,那是"解放个性"的素质教育,是给汽车加油的过程;而不是应试教育下的早慧儿童的超载运转。

    我在"要不要取消'高考"'一节中提到美国的八年级(相当于国内初中二年级)学生,如果在各项统考中成绩达到99%的,可以报名参加SAT的大学入学考试。其实,只要你愿考,什么时候考都是可以的,交50美元考试费而已,谁也没有真正去查核你的各项统考成绩是否达到99%。

    按照矿矿和他的几位提前考SAT的同学的成绩,都可以上大学了,但他们中没有一个表示现在要上大学的,他们还有四年半的时间,是不是有个别的会提前一年,甚至两年上大学?我不敢保证,但作为孩子来说,他们还再想当四年的孩子,作为家长来说,我们愿意孩子更成熟一些,再上大学。

    这种提前考试,不过是想让有关机构注意到某些孩子,而这些孩子和他们的家长们也能通过考试有个"自我认识",以便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道路。

    即使有孩子选择提前上大学,但由于美国大学实行开发招生和学分制,万一感觉不适,可以转专业换学校,或者甚至隔一段时间再回来。

    有时我与美国朋友们聊起中国的幼儿早期智力开发,听者多是半信半疑。不爱露声色的人,在聊天结束时会加上句言不由衷的评语,"这些孩子真聪明!"

    若碰到那些外露一些的人,就可能会用质疑的口气询问一番,然后似是不经意地说:"别忘了,他们还是孩子。"

    "孩子就是孩子!"这是多数美国人信奉的信条。孩子自有孩子的童真、童趣和天性。在美国人眼里,让孩子充分发挥其天性是天经地义的事。

    "成人感"与"儿童心"的矛盾造成的人格分裂,是我国应试教育体制下的"早慧教育"所结下的一个苦果。同时,"一考定终生"的现实也把早慧的孩子推上'咱古华山一条道"的上也得上、不上也得上的不归路。

    人们总喜欢说"这个世界的未来是属于孩子的"。然而,这个世界却不属于孩子。这个违反逻辑的常识在中国很少有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注意过。孩子的周围,总是设置着一道道有形的或无形的深院高墙:正是"为了孩子的未来"这种美丽的口号,限制了孩子的自由空间,阻断了孩子的自由梦想。为什么我们不能往后让一让,给孩子留出一块自由的空间,给他们一双属于自己的翅膀,让他们享受一下高空自由翱翔的乐趣,领略一下俯视万物众生的灵感?!

    中国教育的"初级阶段打基础",一是指吸收知识,二是揭开发智力。不可否认,中国同龄孩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比美国孩子扎实得多。但是,我们的初级阶段的教育存在着三个不容忽视的误解:

    一是以为加压加量的智力开发与孩子的智力发展是成正比的。实际上那是拔苗助长,影响了孩子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是认为吸收知识完全等同于开发智力。智力包括记忆力、想像力、观察力、思考力等等。不可否认,吸收知识可以锻炼记忆力、丰富想像力、提高观察力、增强思考力。但是智力的发展是一个生理与心理发展的过程,比如,需要适当营养,需要健康的心理环境,需要正常的社会化,等等。这些"需要"都绝不是吸收知识可以完全替代的。把吸收知识完全等同于开发智力,其结果只能开发出书呆子式的智力。

    三是以为开发智力就是培养创造力。创造力不同于智力。创造力包含了许多非智力因素,如人的个性和独立性等等都是非智力因素。一个智商很高的人,可以是一个没有毅力去摧毁常规障碍的人。但是,一个创造力很强的人,必须是独立性非常强的个性完善的人,必须是一个有百折不挠之毅力的人,同时又是一个具有很强的记忆力、丰富的想像力、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思考力、清晰的判断力的人。创造力强的人智商一定高,但是智商高的人不一定创造力就强。培养创造力必须要开发智力,但开发智力却不等于培养创造力。所以说,以为开发智力就是培养创造力,这是素质教育的一大误区!做研究的目的

    在中国,一般的认识是,研究是属于高级科研人员的事。研究能力也非人人有之。独立研究,应待有丰厚的基础知识以后,并在研究能力逐渐完善后才能进行。因此,大学四年本科毕业后,如果考上"研究生",那才开始"研究"。四年本科,基本是没有"腰"的,也只是在快毕业时,才有资格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研究"那么一下。

    对比美国的教育,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颇有启发的现象:即相信孩子具有同成人一样的独立研究、独立动手的能力。因此,美国教育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为孩子独立研究、独立动手能力的发展提供所需的时间和空间。在美国的学校里,不仅是天赋教育这样做,其他的一般教育也十分讲究培养和发展孩子的独立研究、独立动手能力。

    矿矿还在上小学二年级时,就开始搞"研究"了。第一次从矿矿嘴里听到"研究"一词时,着实让我乐了一阵。那时矿矿才八岁,刚开始能读些稍厚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