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六卷序(1/2)

    《剑桥中国史》第六卷译名的翻译说明于下:

    中文译名依然采用威妥玛-翟理斯拼写法(Wade-Gilis sys-tem),在现有拼写法中,这是英语写作中最常使用的翻译中文文献译名的拼法。有一些例外情况,将在下面加以说明。

    日文译名依然采用赫伯恩拼写法(Hepburn system)。

    蒙古文译名采用田清波创制的拼写法,见《鄂尔多斯字典》,卷3,《古代蒙古书面语词汇索引》(北平,1944年)。稍有变化的是将田清波拼法中的q改为kh,r改为gh,■改为ch,■改为sh,■改为j。

    藏文译名采用萨拉特·钱达·达斯《藏英大词典》(加尔各答,1902年)的拼写法。

    波斯文译名采用国会图书馆的拼写法(they Library of Congress system)。

    突厥文译名采用V.M.纳德里耶夫《古突厥语词典》(列宁格勒, 1969年)中的拼写法,但有以下改变: r改为gh,■改为ch,■改为sh。

    汉文和日文人名按本身的习惯,姓在名前。中国和日本学者用西方文字发表的论著,署名按照发表时的形式,有时名放在姓的前面(如陈学霖,作Hok-lam Chan),拼写法亦可能不用威妥玛-翟理斯拼写法。

    汉文地名依然采用威妥玛-翟理斯拼写法,除了一些英文文献中惯用的尽管拼写并不标准的地名。地名表可参见施坚雅《现代中国社会:参考书目》(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73年),第1卷,导言,第12页。现代地名不用连字符(如Hopei即今天的河北省),古代地名用连字符(如金代的河北西路写作Ho-Pei,Hsi-lu)。

    地图主要依据谭其骧主编的中国的标准历史地图《中国历史地图集》(上海,中华地图学社,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