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凌云山大佛奇观(2/2)


    从凌云山顶西行而下,沿途山崖石壁上有不少崖墓,均凿壁而筑。其中以东汉时的麻浩崖墓最为壮观,墓窟深近30米,宽10余米,最高处2。 8米,墓门雕有各种精致的石刻兽鸟及佛像。麻浩崖墓前有一座铁索桥,把隔一江之水的鸟尤山和凌云山连在一起。

    鸟尤山曾与凌云山连结一体,统称青衣山。因为崛江在此会合大渡河,水势浩大,舟船容易倾覆。战国时秦蜀郡太守李冰在鸟尤、凌云之间凿通一条狭窄水道,以分水势,鸟尤山也就成为“绿影一堆漂不去”的小岛,古称离堆山。今鸟尤寺山门尚有“青衣别岛”的题匾。鸟尤山上多楼台殿宇,绿瓦红墙。林木菊郁,绿浓凝翠,景色佳丽,与凌云山同享盛名  鸟尤寺始建于唐朝,原名正觉寺,北宋时改为此名。寺内殿堂宏伟,释迎牟尼、文殊、普贤三尊佛像均为香樟木精雕细镂而成,全身镀金。如来殿前的两个杭柱上,雕刻了凌云、鸟尤两山的全貌,玲珑剔透、巨细尽致。寺内的尔雅台,相传是汉代郭舍人注释《尔雅》的地方。尔雅台右侧的临江绝壁上凿有“中流砒柱”四个大字,直径为5米,描绘出屹立于崛江急流之中鸟尤山的气势。出寺门,沿小道下山,即可到达江边码头,游人在此可乘船顺流而下,再一次在江中一睹凌云大佛的全貌。只见大佛头顶云烟缭绕,脚下江浪翻滚,真是“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

    近年来,人们发现从江中返航乐山市的途中,可以看到鸟尤、凌云诸山形如一尊巨大的卧佛:鸟尤山为佛首,凌云山为佛身,北端龟城山下一片峭崖,正如巨佛足穿上一双僧靴。巨佛横卧江边,头南足北,水中的倒影清晰可见,成为一对绝妙的“双面佛”像。鸟尤山的林木疏朗,犹如卧佛的发髻,前额饱满,眼睑上的睫毛、高隆的鼻梁以及双唇、下领,无不细微可辨。凌云山上诸峰微有起伏,完整地勾画出卧佛的胸膛、臂膀、腰际和大腿。而凌云大佛却不偏不倚地位于巨佛的胸肋之间,正处在卧佛的心脏位置,竟应验了佛教中“心中有佛,佛中有心”之语。这一奇观是广东省顺德县一位老人潘鸿忠在旅游时发现,他写了“乐山巨佛发现记”一文,引起了国内旅游界、佛教界的轰动。1990年9月,四川省文化厅派出考察小组证实了这确是一座庞大的隐形卧佛。一时从四方前来的游客纷纷乘坐游船观赏这一奇景,一睹隐形卧佛的风采。在乘船途中的一个最合适的位置,可以看到卧佛悠然而卧,自在安详。特别是在晴口午后,斜阳西照,巨佛从山岚雾霭之中显露出身形,雄伟之驱浮于江水之上,端肃之貌令人惊叹不已。凌云大佛真是奇中有奇,佛中有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