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10。悬空寺(2/2)

,由低到高,分为三组:第一组为道教的三官殿,内供浓眉黑颜的泥塑神像;第二组为佛教的三圣殿,内供奉双目微启,肌丰面润,端坐在莲台上的佛像;第三组为三教殿,殿内正中供奉释迎牟尼佛像,右是孔子像,左是老子像。三像神态各异,形象生动。各组殿堂之间有以小院为过道,以栈道相连。各建筑物之间,上下迂回,左人右出,游人人内,宛若进到九转回廊,曲折迷离。有时穿窗入室,有时凌空飞渡,有时暗道根通,有时前行疑无路,忽而又豁然开朗,别有洞天。寺内共有80多尊铜铸、铁制、石雕、泥塑的各种菩萨像,形象生动、自然,雕工均极精细。悬崖峭壁上还镌刻有古人书写的许多题咏。

    恒山主峰高插云霄,处处绝壁陡险。悬空寺凌空飞架在万丈绝壁之上,山路又是乱崖小径,百转千回,有些梯级仅容一人,置身其上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山风呼号,声如虎啸。仰望空际,俯视深壑,又有山鸟飞越高空的感受,其惊其险,妙不可言。古人就有“了敌径百转势难跻,一线凌空尚有梯。缓步直缘青壁上,置身真与自云齐”的惊奇赞叹。进入寺内,人行在楼板上还吱吱作响,仿佛殿阁在晃动,令人有点胆战心惊。其实立木顶千斤,横木如铁筋,建筑是牢固的。悬空寺虽然天长口久,经受风雨侵袭,地震山摇,千年沧桑,但至今雄姿犹存。这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工匠们的非凡智慧和建筑技术的高超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