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玄晖诗变有唐风(1/2)

    南齐时最重要的诗人可说是谢朓(字玄晖)。沈约曾称赞他的五言诗说:“二百年来无此诗也!”(《南齐书·谢朓传》)他不幸早逝,沈约做诗怀念他,誉为“才杰”。又据阳玠松《谈薮》,梁武帝萧衍曾说:“不读谢诗三日,觉口臭。”(《太平广记》卷一九八引)阳玠松是北朝人,可知人们爱赏谢朓诗的佳话,当日已流布遐迩。梁朝有位颇有文名的刘孝绰,自视甚高,谁都不在他眼里,独独对谢朓十分佩服,常将谢诗置于几案之上,动辄吟讽品味。谢朓诗好在哪里?为什么使当时人如此倾倒呢?

    一个重要原因是谢朓诗成功地体现了齐梁之际人们对于诗歌的新的审美要求。谢朓说过一句有名的话:“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南史·王筠传》)好诗应该音节流美,声韵谐畅,语言自然明朗。一首诗如果用上许多难认的字、生僻的典故,或者不恰当地追求新奇,使用一些生造的语词、句法,叫读者念起来期期艾艾,意义也似懂非懂,晦涩朦胧,那就说不上圆美流转了。好诗还应该结构紧凑,不冗长,不散漫,方能累累如贯珠。这些可说都是当时人的共同要求。永明声律论的提出,其实就是想摸索出一套具体规则,以保证在声音方面做到圆美流转。谢朓也正是永明声律论的中坚人物。

    以上这些要求可说是属于诗歌的形式方面。在内容上,当时人要求诗人能直接、敏锐地把握住活生生的美,活灵活现地表现在诗中。他们所要求的这种生动的美,主要是指描绘自然景物、触景生情而言,“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绘景抒怀,能曲写毫芥,而又不加雕琢。这种美犹如生气勃勃的鲜花,而不是人工染制的彩帛(《文心雕龙》的《物色》、《隐秀》)。

    谢朓的诗,便在形式、内容方面都满足了时代的审美要求。

    且先看他的一首《临高台》:

    千里常思归,登台临绮翼。才见孤鸟还,未辨连山极。四面动清风,朝夜起寒色。谁知倦游者,嗟此故乡忆?

    首两句写游子登高而思乡,意思本也平常,但先道出思归之情,然后才点明登高临望,文势便觉跌宕。绮翼,指绮丽多彩的屋檐。屋檐高高翘起,如鸟翼张开、临空欲飞,故喻为“翼”。这种形制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诗经·小雅·斯干》描绘宫室之美,已有“如翚斯飞”之语,就是说檐角如雉鸟高翔貌。大屋顶庄严肃穆,但易给人以沉重压抑之感;屋檐作翼然欲飞之状,便将严肃典雅与飞动统一起来了。

    三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