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南朝诗风的重兴(2/2)

鼎鼎的汤显祖,他不但作诗好学南朝风调,就是戏曲的曲词,也是那一种轻艳流丽的味道。比如《牡丹亭》中《步步娇》一曲: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

    这支曲子写杜丽娘游园前照镜时的娇羞之态,以后便是她在花园内与柳梦梅梦中相遇的情节了。

    但是,众所周知,南朝诗风在历史上一直受到十分严厉的批判,宫体诗更被视为“淫邪”的东西,它何以在明代又再度重兴呢?

    文学实在是很复杂的现象。抽象地说,似乎很简单:文学是人类情感的审美表现。但是,一切情感都能够随意地、充分地表现吗?显然不能。那么,对情感的节制在何种程度上才是合理的?这又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不过确实有一个大致的规律:经济越是发达,对个人越是重视,文学中对情感的约制也相应地越是宽松。一种似乎是“罪恶”的情感,换一个时代,换一个地域,很可能就是美好的了。比如一个女孩挽着情郎在大街上走,今人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事,百多年前,却是惊世骇俗,要被骂作“淫浪无耻”的。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代,南方的经济相当繁荣,上层社会中对个人情感的认可也比较宽泛,因而文学表现方面,就比较自由一些。

    但是,按照严格的儒家文化观念,文学首先是政治和道德教化的工具,在情感表现上,也要求有严格的约制。以这种标准来衡量,尽管宫体诗除了极个别作品有些出格,大多只是描摹女子体态的美丽和没有道德基础的男女之情,但写女人,无论如何是不能允许的。而且,南朝诗歌那种艳丽流荡的语言风格,也不能被接受。因为这不仅是色泽的问题,同时也表现了情感的活跃和诱惑性。所以到了儒学重兴的时代,南朝文学便受到极苛刻的批评。

    因此而言,就很容易明白南朝时诗风在明代重兴的原因。那就是:随着江南城市经济的发展,反对个性抑制的要求再一次抬头,文学中的情感表现也变得活跃起来。于是许多文人对南朝诗风重新发生强烈的兴趣。这一文学风潮的主要带头人,便是唐寅。

    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的发展,最根本的表现,就是为人的情感争取权利、要求把原来视为“罪恶”的情感纳入审美领域的过程。只是这一种过程,在中国文学中并不是渐渐地一直往前延伸,而是不断反复。这种现象如加以深入的考察,也是很有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