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田歌自古非知田(2/2)

写出好诗来,也就不是什么真正能写诗的人。这种观点,可以说描述了艺术创作的真谛。

    那么,苏轼的观点是否错了呢?

    其实并不然。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体味一番,苏轼的观点也同样是正确的。这是因为苏轼讲的是艺术创作中的一个艺术加工的问题。对于创作而言,没有生活实践,没有切身感受固然不行,但仅有生活实践、切身感受而不具备艺术表现的才能、艺术加工的本领也同样不行。我们所熟悉的是,在古代中国,是平民没有文化,而精神文化生产的权利总是掌握在文人士大夫手中。因此,尽管广大人民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产生着种种可贵的真挚感情,但真正要将之表现出来,只能用一种比较粗糙的民歌形式。而这些民歌,真正要具有高度的艺术性还必须依靠文人的艺术加工。比如说至今仍十分脍炙人口的唐代刘禹锡的《竹枝词》,就是采用了民歌形式,在民歌基础上加工的。古代不少文学家都从民歌中汲取过养料以丰富自己的创作,如魏晋建安时的诗歌吸收了汉乐府民歌,有些文人还专写乐府民歌等等。特别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冯梦龙,还特别喜欢当时流行的民歌。这些民歌,大而言之,可以说能滋养一代文学;小而言之,则滋养了每一个作家的具体创作。因此,如果说,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苏轼在这首《书王晋卿作〈烟江叠嶂图〉》诗所说的“画山何必山中人,田歌自古非知田”,那么就不会认为这种观点与传统的文学理论观点矛盾了。它们一是偏重于讲创作的生活基础,一是偏重于讲艺术创作的表现、艺术加工。这是艺术创作中的两个环节。忽略了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将艺术创作导上邪路,都不会写出感人肺腑、具有经久魅力的艺术作品。而其实,苏轼本人虽然在此处重在强调艺术表现、艺术加工,他也是十分重视生活实践、经验的积累的,也是十分重视那源于生活实践的真实感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