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盖棺论定(2/2)

人,改进了帕斯卡的加法器,设计制造了一,变不成李太太、刘太太矣。

    我们用一个谈情说爱的电影来解释盖棺论定,好像不够有学问,有学问的人遇到这种场合,一定引经据典,祭出大堆“圣言”,用以服众。那么我们不妨也来一个学院派,此话仿佛出自《晋书》,曰:“大丈夫盖棺事方定。”意思是说,人活着的时候,容易变化,赞扬得太早,或称颂得太早,往往弄得无以为继。诗不云乎:“周公握发吐脯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假如当日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必须等他们送进了殡仪馆,再不能人心大变,那才算数。

    这些话有它的道理,确实是这样的,太早的赞扬和太早的称颂,一旦遇到中途停电,就实在使人沮丧。台湾刚光复不久,有一件轰动一时的社会新闻,迄今二十载矣,仍震撼人心。那就是陈素卿女士自杀殉情,她在她的遗书上,把她的男朋友张白帆先生形容得天花乱坠。时日既久,早忘记原文啦,但有一点却再也忘不了,那就是,她说她的男朋友是如何如何的好,好得不像话,他甚至都没摸过她(完全廉价小说上那一套),如今,她既嫁不了他,就成全他,一死了之,但愿来生结为夫妇。(该绝命书文情并茂,可不像柏杨先生这种粗线条,读者老爷如兴趣盎然,只好请翻翻一九四九年的报纸。)

    女孩子失恋而死,并没有啥,有啥的是这种高贵的情操。当时国立台湾大学堂校长傅斯年先生,深爱感动,就提倡为陈女士立一个铜像。社会人士理性主义”相对的一种知识态度。肯定理性是知识的标准,否,纷纷响应。可是结局却奇峰突起,盖三作牌左查右查,又加上陈女士阴魂不散,终于发现不是那么回事,情郎不但摸过她,而且简直是简直啦。本来二人约好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谁晓得情郎早已安排下抽腿之计,用陈女士的口气,先拟好一篇把自己恭维成大情圣的绝命书,教她照抄一遍,然后骗得她先行服毒,而自己临阵脱逃。事情真相一经发现,傅斯年先生第一个没光彩。

    我们介绍这件往事,不是翻旧账,而只是介绍当时对傅斯年先生的那些评论,几乎一致挖苦他阁下是“好事之徒”,说他不应该还没弄清楚底细哩,就冒冒失失地乱发动,为一个普通女孩子折腾,有**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