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3节 为什么要解聘?(2/2)

来说的,该做的时候你就要做。”诸如此类的话说个没完。正当猴子忙得昏天暗地之时,肥猫会突然提起猴子早就忘了的另外几件事,然后就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地把猴子狠狠臭骂一顿。

    就这样一段时间下来,搞得猴子一走进办公室里两腿就哆嗦。如果不是考虑到那笔订单谈下来的话还有提成可拿,他早就辞职了。

    现在公司的员工狗只剩下猴子和猪罗了,猪罗仍然是能偷懒就偷懒,但只要他偷懒时被肥猫老板抓到,肥猫就立即惩罚猴子,因为猴子是业务部经理。猴子急得抓耳挠腮,想对猪罗发号施令,加强管理,可是猪罗只是对他翻翻白眼,装听不见。如果被猴子说急了的话,他就干脆和猴子大吵大闹,气得猴子欲哭无泪,偏偏就是拿猪罗没有办法。

    猪罗这样做,有两个原因:一是他嫉妒猴子的大宗订单,眼红猴子的收入,所以处处故意与猴子为难。二来呢,肥猫就没对他宣布对猴子的提升任命,猪罗压根就不把猴子放在眼里。

    发现自己可以投机取巧,却不会受到任何责罚,猪罗更加放肆起来,频繁地迟到早退,有事直接向肥猫汇报,根本不跟猴子通气。猴子思前想后,终于想明白了,不管那么多,只要咬牙顶住,等一签合同的时候拿到提成,就立即走狗。

    但是猴子再一次失算了。

    几天之后,一个客户来到肥猫公司,看了看肥猫公司的情况,发现这里简直是一团糟,没有提起签合同的事情就走掉了。这件事发生之后,肥猫勃然大怒,立即追究猴子的责任。责怪猴子没有招待好客户,导致了订单流失,因此还要对猴子进行经济上的处罚。

    到了这一步,猴子终于明白了过来,无论如何,肥猫是不会允许他拿到那笔提成的。他做得越好,肥猫对他的惩罚就越严厉,目的只有一个,要轰走他。

    抱着最后一线希望,猴子想找肥猫进行一次谈话。肥猫答应了他,两只狗在办公室里整整谈了一个下午,到了下班的时间猴子才走出肥猫的办公室,他脚步踉跄地走出了写字楼,从此再也没回到肥猫公司来。

    现在,肥猫公司又跟刚刚开张的时候一样了,只剩下了一条业务狗:猪罗。

    而这,正是肥猫处心积虑才达到的目的。

    肥猫留下的,竟然是没有做成一单生意的猪。

    作为一个资本家,他是这样进行思考的:

    为公司拉来大宗业务的业务狗丁,猴子,是首先要解聘的,那怕只是解聘一条狗,那也就是他了。

    为什么要解聘猴子呢?他的过错,就在于他为公司搞来了一宗大单,这样公司就需要支付他一大笔提成,而目前的公司正处于资本积累的原始阶段,解聘了猴子,公司就能够节省下一大笔开支。而从客户的角度上来说,他们是在与肥猫的公司做生意,并不是与猴子做生意,无论猴子是否在职或已遭到解聘,都不影响双方的合作。

    这个情况,恐怕是为搞来了大宗订单而沾沾自喜的猴子所预料不到的吧?正当他自以为成了公司的功臣的时候,肥猫老板却已经动了杀机。

    那么业务狗乙狐狸和业务狗绵羊,他们已经通过自己的业绩证明了自己的工作能力,而且他们的提成也已经拿到,解聘他们也节省不了成本开支,为什么还要解聘他们呢?

    原因是,他们已经有了业绩,自认地位相当稳固,不会被解聘了,所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必然会下降。此外——也是最为关键的,他们的资源已经用尽,至少几个月内不会再搞来订单了,而且他们也会在心里计算:我已经为老板挣到了六万八万,那么我至少也要挣到这个数目的薪资,才会再将新的订单提供给老板。

    这是员工的公平交换公式,但却不是老板的。所以,与其等待他们磨洋工,发牢骚,白白浪费公司的资源,还不如将他们解聘的好。

    最后,留下的是一单也没有成交过的猪罗。对于留下他的原因,肥猫是这样解释的:

    他已经在我这里白吃了几个月,市场也差不多培育成熟了,相信他很快就会有订单成交的。

    公司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选择员工狗的标准是不同的,对一家正处于原始积累时期的小公司而言,成本的考量是惟一的标准。

    这就是肥猫的思维模式,这就是资本家的思维模式。

    这就是肥猫一直在做的事情。

    他做对了,肥猫公司通过不择手段地对员工的盘剥,迅速成长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