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好父母好孩子 > 6.创新的力量--你能做得更好

6.创新的力量--你能做得更好(1/2)

    成功,只留给那些具有“我能做得更好”心态的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今天,随着时代的发展,各方面都在呼唤创造性人才,各种类型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将在社会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创造性人格的特征,可以概括为有强烈的好奇心、有顽强的毅力、有勇敢的进取精神。

    怎样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呢?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去努力。

    一、创新与心态--我能做得更好

    什么是创新的心态?《伊索寓言》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个暴风雨的日子里,一个穷人到富人家讨饭。

    “滚开!”仆人说,“不要来打扰我们。”

    穷人说:“只要让我进去,在你们的火炉上烘干衣服就行了。”仆人认为这并不需要花费什么,就让他进去了。

    穷人请求厨娘给他一个小锅,以便他“煮点儿石头汤喝”。

    “石头汤?”厨娘觉得好新鲜,“我想看看你怎样用石头做成汤。”于是答应了他。

    穷人从路边捡了块石头,洗净后放在锅里。

    “你总得放点儿盐吧。”厨娘给了他一点儿盐,又顺手给了他点儿豌豆、薄荷、香菜,最后还把一些碎肉末也放进汤里。

    当然,你也许能猜到,这个聪明的穷人后来把石头捞出来扔掉,美美地喝了一锅肉汤。

    如果穷人对仆人说:“行行好吧!给我一锅肉汤。”那会得到什么结果呢?

    因此,伊索在故事的结尾说:“坚持下去,方法正确,你就会成功。”这是创新思维的根本。

    创新在于找出新的改进办法。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因为找出了把事情做得更好的办法。

    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是要相信“我能做得更好”。有了这种信念,才能使你的大脑活跃起来。如果只想“不可能”、“办不到”、“没有用”、“我不行”等,那么创造的大门就关闭了。

    人的心态决定人的能力。从某种角度来说,你能做多少,要看你想做多少。

    怎样培养孩子具有“我能做得更好”的心态呢?

    失聪女孩周婷婷的父亲周弘,创造了“赏识成功教育法”。我曾亲眼目睹周弘对一个四岁聋童的启迪式教学。

    戴着助听器的女孩在画画。她画了一个人,头小小的,身子却大大的,拿给周弘看。周弘惊讶地说:“你画得可真好!真好!只可惜头小了一点儿,要是再大点儿就更好了!”

    女孩马上说:“我还可以画个大的。”不一会儿,又一个小人出现在纸上,头大大的,身子小小的。

    周弘看了看,兴奋地说:“真不错,头长得很快,只是身子又小点儿了,会支撑不住的。”

    女孩说:“我还可以画个合适的。”又一个小人在她笔下出现了,头和身子的比例正合适。

    仅仅20分钟,奇迹创造出来了,一个四岁的聋儿在周弘的鼓励和赏识下,打开了智慧的大门。

    周弘说:“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不可估量的潜能,我们应当尊重每一个幼小的生命,爱惜生命的每一个内涵。不能开发每个孩子的潜能,是父母教育的失职和悲剧。”他认为:“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您的孩子,做父母的也应该欣赏他,拥抱他,称颂他,赞美他,为自己创造的小生命而自豪!”

    周弘的可贵之处在于,相信孩子“能够做得更好”。无论在什么样的困境中,总能看到光明,并给孩子以希望。有这样心态的父母,才可能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孩子。

    二、创新与兴趣--我很喜欢做

    正当我写“创新”这一节时,儿子放假回来,我和他探讨,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

    “那必须先培养兴趣!小孩的创新主要来自兴趣,而兴趣主要来自游戏!”儿子不假思索地说,“打个比方,我小时候跟小伙伴‘拍洋画’,我老拍不过人家,就白天黑夜地琢磨,想方法,找窍门,这就是创新!再比如搭积木,今天搭座房子,明天就搭座桥,后天还要搭个城堡,这也是创新!今天超过昨天,明天又超过了今天,改变现状的思维就是创新思维。这种创新为什么不累呢?因为这是游戏,有兴趣!依我看,要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就要放手让孩子玩!”

    孩子是在游戏中长大的。游戏中可以发现孩子特殊的天赋和才能,如果父母因势利导地去培养强化这种兴趣,就可以使孩子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

    遗憾的是,今天父母的眼睛往往只盯着分数,忽视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心,而这正是创造力的来源!

    一次,我在冷饮店里看见一个小孩用吸管喝酸奶,喝着喝着吸管堵住了,小孩很着急。站在旁边的妈妈马上弯下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