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走动式并购(2)(2/2)

司美国分部PLC的机会。讨价还价的过程一直对伯克希尔大为有利,巴菲特一直以来的交游广泛和真诚在此时为伯克希尔的股东赢得了利益。在这一过程中,巴菲特的老朋友杰克·贝恩发挥了主导作用。

    巴菲特一直致力于与优秀的人共事,这包括伯克希尔旗下那些出色的职业经理人,也包括巴菲特努力维护的精明强干的合作伙伴,巴菲特认为自己最成功的地方即在于此。

    世界上最成功的管理模式

    或许你会问,伯克希尔是如何摆脱产业普遍存在的劣势,同时保有持续的竞争优势的?巴菲特认为伯克希尔与一般保险业者最大的区别是绝对无法复制的一种管理思维。巴菲特说,在伯克希尔,经理人得到了他们想在剩余的工作年限里去从事的理想职业,不像在其他公司,重要的经理人热衷于爬到最高位。相反,伯克希尔的经理人成功的标准不是是否得到了伯克希尔提供的工作,而是事业的长期发展。他们决策的出发点是:今天在这里,永远在这里。伯克希尔独特和难以模仿的管理结构才是它的优势所在。巴菲特曾说:“我之所以能搞投资,是因为我还是一个不错的企业家。”

    通常保险业的资金来自于保险公司的资金,来源于浮存金。利润则取自核保的绩效,也就是损失与费用占保费收入的比例。当核保有利益时,此时浮存金甚至比免费还好,意味着在多年来别人付费来请保险公司帮他们保管资金。伯克希尔旗下的保险业在过去38年来多数的情况就是如此。然而对于其他大部分的保险同业来说,日子并不像伯克希尔那么好过,原因是总的来说,产物意外险业通常都会有核保损失,当损失过大时,就代表取得浮存金的成本过高,有时甚至高得离谱。如同巴菲特分析的那样,保险业者的绩效之所以不好,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大多数保险公司他们的产品——保单多属制式,而且许多保险业者都提供相同的产品,甚至以合作社的方式经营,所以利润空间相当有限,以至于大部分的投保客户根本就不在意保单向谁购买的。保险产品的过于同质化,导致同行业的恶性杀价竞争,利润下滑也自在情理之中了。

    正因为伯克希尔拥有独特的管理思维,才造就了伯克希尔旗下保险业独特而难以复制的经营理念。伯克希尔宁肯容忍旗下的保险公司连续十多年业绩持续下滑的盈利状况,也不愿采用那种自杀式的杀价竞争策略,尽管这样做立马就会有几十亿美元的保单上门,但伯克希尔宁可维持原状也不愿随波逐流。

    坚持自己的投资理念和经营思路,让巴菲特与众不同,更让伯克希尔及其所统属的事业高歌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