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船长(1)(2/2)

了运气之外,一定还有某种历史必然性在作祟。要知道,他们不是资源最丰富的,也不是实力最强的,更不是背景最牛的,但他们绝对是生存**最旺盛的,意志最坚强的和策略运用最得当的。

    一支船队在等待某一个人的指挥号令,一群各怀本领的海员为了某一个人的召唤而集合,一群希望以一搏十的投资者需要某一个人来下注金钱。

    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能不能找到这样一个人?他是不是真正的“船长”?

    “船长”都是天生的

    “你是怎么找到这12个项目的Leader的?”

    前不久,我和创新工场的李开复老师交流时问他这个问题。

    开复承认,一开始的想法是以他为首的核心层先规划项目,然后招募优秀的工程师进行开发,他们兼着带。等项目成熟到可商业化的时候,再物色一个合适的经理人当CEO。

    但4个月后,他们意识到此路不通。“最初只招到一批厉害的工程师。没办法我们只好自己带起来。这些工程师很厉害,但我们自己**乏术管不了,带又没精力。”找到一个既符合要求又认同文化的项目负责人其实很难。

    然后,一些有趣的事情发生了。有几个小工程师团队,做着做着内部就有一个人冒出来,具有非常明显的领袖气质。他很快成为大家追随的灵魂人物,不用挑选或指派。

    一个年轻工程师,2008年才从复旦大学毕业去Google,李开复当时根本不认识他。后来到了创新工场,这个年轻人迅速展现出对产品、用户以及商业的良好感觉。“真是全才,自己去跟运营商谈判,跟200个开发者合作。仅仅用4个月时间就开发出够复杂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