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中国高层经济智囊 > 第十章 陈锡文:深入“三农”的官方经济学者(4)

第十章 陈锡文:深入“三农”的官方经济学者(4)(1/2)

    第十章  陈锡文:深入“三农”的官方经济学者(4)

    针对当时乡镇企业经营的盲目性,陈锡文也提出了进行调节和管理的建议。他认为乡镇企业首先要解决的是产品质量低下、产销不对路和财务混乱等方面的问题。另外,还要完善管理体制,避免投机倒把的机会主义分子出现和贪污行为发生。在那个政府干预处于主导地位的年代,陈锡文提出的措施为日后的市场化企业发展提供了管理基础。同时,通过乡镇企业的过渡式的练兵,也为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企业体制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和借鉴。

    陈锡文在对乡镇企业的调查中还发现,制约这类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资金的短缺。在我国对信贷管理非常严格的现实环境中,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他提出企业要自力更生,通过自身的发展去达到财富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目的。另一方面,他也建议改革乡镇企业的信贷资金管理,让这一部分从银行中分离出来独立运行,建立成为一套专门针对于乡镇企业和广大中小企业的银行体制,为乡镇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帮助其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一股重要力量。

    上世纪90年代,随着国家对私有经济地位的确认,许多乡镇企业经过整改变成了私有企业,继续承担着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任。还有一部分没有改制的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方面仍然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当前乡镇企业以及中小型私有企业发展所遇到的重要瓶颈之一仍然是融资困难,这可能在一个较长时间内都会成为制约其发展壮大的重要羁绊。

    陈锡文当年对于乡镇企业融资方面的提议,对形势越来越明朗的市场条件下中小企业的发展仍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自力更生应该成为一个永远不变的主题。同时,这也对我们的政府决策提供了参考。如何为这部分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牵涉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问题,这对我们来讲,又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5.完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农业都是支援工业化进程的重要资源渠道。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逐步产生了基于农村的私有经济,但国家并没有给予太多实质性援助,尤其是金融方面的支持更是少得可怜。

    农村金融体制的建立可以说是一个至今都没有根本解决的问题。上世纪末,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许多农民在原来乡镇企业模式的启发之下,搞起了根植于农村的私有企业,而这类企业虽然发展势头很好,但每个企业都问题重重,难以成长。这当然和农民本身的知识局限、家族经营模式的羁绊等因素有关,但国家金融体制长期以来侧重支持城市发展的政策失重也是一个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