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宣德大帝 > 第八十九章 重视稼穑

第八十九章 重视稼穑(2/2)

绅就能忍耐。

    “孤不是不重视农桑,而是这农桑都把持在权贵手中,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没有足够的实力之前,孤是不打算对土地进行改革。不动土地问题,不等于不重视粮食安全,这也是孤要求你们出海回程时主要以粮食为贸易物资的原因。

    一旦开始对土地动手,就必须做好一年甚至两年我们收不到一颗粮食的最坏的打算。这时候要是没有粮食储备那就等于把自己给埋了。”

    说实话,郑和对朱瞻基的解释并不满意,在他看来农桑问题如何重视也不过分,哪能听之任之。不过太子殿下已经给足了他的面子,能够耐心跟他解释。

    郑和看得出来,太子殿下对他很尊重,郑和不知道太子殿下为何会对自己如此尊重,这种尊重是发自内心的敬仰。

    “殿下,南洋粮食产量最大的两个地区,一个是占城,一个暹罗。其他地方的那些蛮夷全如猴子一般,吃饱了就靠在树底下休息,南洋没有冬夏之分,可以食用的吃食丰富,他们根本不用卖力耕耘就能填饱肚子。

    如此丰富的资源造成了他们懒惰的思想,饥寒交迫在他们的那里根本就不存在。在这些地方我们要想交易,只能交换一些宝石与提炼并不存的金银。”

    “这么好的地方,若是给我大明百姓,不出几年就会变成一个新的粮仓。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南洋注定是我大明兴盛的基石。”

    “南洋地方是好,不过我大明福建岭南的百姓还能适应,若是其他地方的百姓却很难适应。一个疟疾就是杀人的最大凶手,若是不能有效防治疟疾,大明百姓根本在南洋站不住脚。即使有少部分人能够坚持活下去,在当地土人占多数的情况下,早晚也会被土人淹没。

    这也是我大明百姓在南洋习惯聚集在一起的原因,那些土人虽然懒惰,但是排外思想严重,我汉人若是没有武装保护,在土人眼里就是一只只肥羊,在他们食物不足的时候拿来杀掉。”

    朱瞻基听得剑眉倒竖,冷笑一声说道:“大汉时有‘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宣言,而我大明也必须要有这样的气魄。你们下西洋时,若是发现当地汉人受到欺辱,辱一人就是辱我大明一国,当挥兵戈以击之。

    让蛮夷从内心感到害怕,见到汉人的时候,最先想到的就是汉人是不可侵犯的。汉人就是高等人,他们只配给我汉人做奴仆隶臣妾。”

    朱瞻基想到后世那些白皮到处制造恐怖屠杀,最后还把自己包装成绅士,全世界的抢劫让自己过上了优渥的生活,然后又站在他们制定的道德制高点上,到处对人指手画脚,做出一副悲天悯人的恶心姿态。

    一旦涉及到自己的利益,马上就会改变说辞,双重标准玩儿的那叫一个纯熟。即使如此恶劣的行径,那些被他们欺负过的小国寡民对待他们一样是如同看待救世主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