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三章 人工合成(2/2)

几个小时没有吃东西,赵长星已经饿坏了。但这顿饭却只有30克肉,一小碗米饭,外加一些维生素片和一大杯清水。

    吃了这些东西,腹中饥饿不仅没有解除,反而愈发严重了。但他也只能强忍着。毕竟下一顿饭在八个小时之后,自己不能打乱了进食计划。

    在这难得的休息时间里,他再一次开始思考从哪里弄吃的这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但很遗憾,他仍旧一无所获。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他便一直维持着这种生活作息,不断的往返于塞德娜星与火种号飞船之间,将一箱箱建材拉下去,将一块块水冰拉回来,一直到最后一口食物也被吃掉为止。

    现在,他彻底没吃的了。但建造任务还得继续,不能耽误。

    他咬着牙,进入医疗中心,满是心痛的拿了几包营养液喝掉,才感觉身体恢复了一点力气。

    这玩意儿是以后自己或者别人生病了应急要用的,且在工业化进程开启之前根本无法自己制造,用一袋就少一袋,就意味着未来某一个病人可能会因此而失去生命。但现在实在没办法,只能先用掉一些。

    不过这很显然不是长久之计。最根本的问题仍旧没有解决。

    这一天,他仍旧登陆了塞德娜星,工作了八个多小时,直到将最后一块屋顶盖板装上。于是,一个被一百根粗大支撑柱支撑起来,离地约有一米,总面积高达100平米的大房子便建好了。

    当然,现在所建成的只是一个壳子而已,后续还需要进行大量的设备安装与调试工作,一切都弄好了,它才能投入运转。此刻的它甚至连密封工作都没有来得及做,内部仍然是真空状态。

    站在还没有安装隔离门的门口,望着远方无尽的漆黑与天空之中的点点星辰,赵长星陷入了长久的沉思。

    这颗星球之上有水,有二氧化碳,有甲烷、乙烷、金银铜铁等等等等数不清的物质,但就是没有吃的。

    忽然间,赵长星脑海之中闪过了一个想法。

    “没吃的,我就自己造!现在也就只有这一个办法了,不行也得行!”

    他咬了咬牙,下定了决心。

    乘坐着猎鹰号飞船,他再度回到了火种号飞船之中。之后,他便扑到了电脑之前,在小希的协助之下,开始在浩如烟海的文献库之中检索。

    这里记载了人类文明从诞生之初直到灭亡的几乎所有科学资料。小到母猪的产后护理,大到火种号宇宙飞船的建造图纸,这里全都有。

    “找到了!”

    忽然间,赵长星眼睛一亮。

    那是一篇名为“一种新型的电能驱动人工光合作用固定co2合成糖”的论文。

    在一连串的字符之中,赵长星敏锐的将自己需要的东西挑选了出来。

    从理论上来说,无论大米还是小麦,或者土豆、红薯等主食,都是碳水化合物,维持人体生存的主要能量来源便在于此。因此,只要能想办法通过人工手段合成碳水化合物,就可以解决食物问题。

    碳水化合物由氢氧碳三种元素构成,从理论上,人们可以通过水和二氧化碳这两样东西直接将其合成出来——只要能固定二氧化碳就可以。

    在以往的人类世界,有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并不算很多,原因很简单,实在没有必要。因为自然界之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从而合成糖,也即碳水化合物太过普遍,太过简单与廉价,完全没有必要大费周章,用极其复杂的步骤,耗费极其高昂的成本去人工合成。

    就算最先进的合成手段,其合成出的碳水化合物,单位成本也要远远超出雪花牛肉。

    一个老农加一亩地,种上一些土豆就能轻易收获到许多的碳水化合物,何必那么麻烦去人工合成?

    但对于此刻的赵长星来说,就算人工合成的成本再高,恐怕也必须得去尝试一下了。

    他聚精会神的看着这篇论文,心中渐渐明朗起来。

    “能源么,有了氢气补充,聚变反应堆那里完全可以承受。水我有很多,二氧化碳也有很多。需要14种生物酶和nadh参与催化?我想一想……恩,这些生物酶玉米种子里都有。需要的设备……改造一下,应该可以凑齐。”

    种子虽然珍贵,但少量的用一点还是可以的。

    确认整个流程从理论上来说完全没有问题之后,赵长星心中振奋了起来。他有些舍不得的又用掉了两包营养液,补充了一下体力之后,立刻开始忙碌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