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十一章 李世民的信心(2/2)

而无功,他再次怀念魏征,为他所做之事尽全力弥补,甚至自己偷偷的前去祭祀忏悔?

    还是那句话,他就是冲动,就是有诸多欲望,有诸多问题,但是他知错就改!

    你说憧憬的隋文帝杨坚,当年因为他人之污蔑,暴杀他大隋名将史万岁于朝堂,之后为了顾忌面子依旧选择下诏列出许多罪名。

    杨坚乃是明君,他也有一个知晓大义的妻子,也有无数名臣名将,但是他都过不了这一关。

    可是李世民可以,当年有人劾奏李靖治军无方,在袭破颉利可汗牙帐时,一些珍宝文物,都被兵士抢掠一空。

    李世民暴怒而惩处李靖,在李靖已经认罪之后许久,李世民查明真相,亲自承认自己错怪李靖这件事情。

    不但为李靖证名,也亲自将自己所作所为,全都昭告天下,留在了后世。

    这就是他李世民,他有着远超常人的欲望,也有着将自己放在天下之后的决心。”

    这一次对方没有在说话,他还是不肯服气,但是他也不知道自己应该继续说些什么了。

    而陈光年却没有停下来自己的思绪,他这一刻似乎将他特殊的经历,和自己慢慢的开始了糅合。

    他曾经问过李世民,为什么他明明算不得立国之首功,明明他不是顺位继承,明明他有着诸多的问题。

    他就是不肯杀那些名将功臣,这并不是什么大事。

    他为什么可以不顾自己帝王尊严,任凭一个小小的县丞都可以对他进行弹劾上奏。

    为什么能够容许魏征这种人的存在。

    李世民当初告诉他的话,他当初并不理解,但是现在他似乎有些理解了。

    “朕不怕,既然不怕为何要对他们下手。”

    李世民不怕,不是因为他比所有人都能打,也不是因为他比所有人的威望都高。

    他不怕,是因为他坚信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好皇帝,是因为他相信自己的所作所为会让那些人对大唐忠心耿耿。

    不是因为他,是因为唐,这赫赫大唐。

    或许人有百态,百人百心,但是他们心中都有一个大唐。

    他为了大唐,李靖为了大唐,魏征为了大唐,王珪是为了大唐。

    所有人都是为了大唐,可大唐是什么?

    是戍边的李唐大军,是大唐的泱泱百姓,是天下的门阀豪族,是朝堂的文武百官,是李家的子子孙孙。

    这一切都是大唐,因为大唐,所以他们或有无数想法,但他们目标一致。

    所以,他不怕。

    这是李唐的传承,这是李唐真正的霸道,包容一切的大唐,让无数人心驰神往,为之付出一生而无悔的大唐。

    虚空之中,唐太宗和隋炀帝这对千古冤家再次并肩而立。

    “小子,你说当初侯君集和你那儿子都反叛了,都要杀了你,都要重现玄武门了,你怎么就没有大肆清理呢?”

    这是杨广唯一的疑惑,也是他唯一不理解的地方,明明他们都曾经经历过这么冰寒彻骨的背叛。

    为什么他李世民就能够坚持下去。

    唐太宗没有看自己身边的这位,甚至也没有看下面已经正式取得胜利的陈光年。

    他看向了虚空,似乎看到了自己往日的峥嵘岁月。

    “为什么要怀疑呢,就因为他们背叛了朕,朕就要去怀疑更多的人,那对那些人公平么。

    魏征啊,这个老家伙到现在也不肯见朕一面,这么多年他那牛脾气就是不肯改一改。

    可是朕却是很怀念他的,若是他在,或许很多事情都不会发生。

    朕没有你那么好运,没有宇文家和高家还有陈叔宝给朕留下那么丰厚的底子。

    没有一个开皇之治给朕留下一个无比强盛的家底。

    但是朕的运气好,朕有一个到最后都不肯放弃朕的大哥,有一个失望到了极点也没有去真的怨恨朕的父亲,有一个到死了都心心念念朕的妹妹。

    有一个时时刻刻劝谏朕的臣子,有一个为了大唐鞠躬尽瘁,至死方休的爱将,有无数个为了大唐客死他乡的士卒。

    既然有这么多人,朕又为什么要因为背叛朕的人,去背叛他们。

    朕错的够多了。”

    “这是你的信心?”

    “这是他们给朕的信心!”

    至此,这横空出世的论坛第一站正式宣告结束,无数的胜者一书胸中之意。

    而陈光年虽然胜了,但是在关于李世民的论证之中,他却不是最为耀眼的一个人。

    网友颠覆天下,痛骂李世民引得无数网友振臂高呼,一举成名!

    “这小家伙,真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