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纵横诸朝,吐槽皇帝竟然这个样 > 第二章 初战——清算唐太宗

第二章 初战——清算唐太宗(2/2)

负孤儿寡母这件事情就没有必要在这里多说了。

    隋文帝本身就是一个门阀,所以他也不会背弃自己的实力也就是你口中的门阀势力,因为那个年代最大的势力是关陇集团,这个东西和门阀也不太一样,不过这里我就不想解释了。

    隋文帝兴科举并且大力恢复百姓生机这是实话,但这不是因为他镇压了门阀。

    他不是军功立国,他是简单的篡位立国,用正常的思维来说你就能够想到,他根本不会让门阀和关陇集团对他有什么畏惧。

    但是他仍然成功了,这不仅仅是他的强大,更多的是你忘记了这门阀和关陇集团都是正常的人。

    他们不是傻子,甚至比绝大部分人都聪明。

    隋朝的基本盘靠的不是隋炀帝更不是隋文帝,而是他们接过了北周的家底。

    论两千年,恐怕没有人比隋炀帝的家底遗产更加的丰厚了。

    说到唐就避不开隋,但是想要说隋就一定要说北周

    不说南北朝,就说北周的历史,当年北魏孝文帝改革,造成了一个很尴尬的局面,那就是北边是北魏然后南边就是宋齐梁陈。

    等到西魏的宇文氏篡了权,改成了北周,东魏被高氏篡权成为了北齐。

    说的再简单点,西边的能打,东边的能挣

    说的再简单点,你可以类比一下他们的局面就能够发现,周文帝宇文泰类似魏武帝曹操,很能打但是最后哪一脚没踩进去,人没了。

    宇文泰没有成功当上皇帝所以就让他的儿子当皇帝,也就是周孝闵帝宇文觉,他更多的像西汉的汉惠帝刘盈。

    他的权利被权臣活的,然后活到了十六七岁就没了

    之后宇文泰的另一个儿子周明帝宇文毓被扶持了上来,他类似于被操控下的汉文帝。

    有才华有能力,崇尚节俭同时休养生息,在治国上有些手段,为下一代积蓄了足够的力量。

    而到了第四位皇帝便是周武帝宇文邕了。

    他的话,你可以对比为汉武帝,同样是隐忍多年斩杀了权臣然后开始了一同天下之路。

    先是答应了北齐然后一同北方,而这个时候南陈经历了侯景之乱,整个经济民生全部崩溃了。

    如果不是宇文邕死了,他夺取天下简直就可以说是轻而易举。

    这也导致了隋文帝夺了天下之后有人想要请他封禅泰山但是被他拒绝了,因为他自己也知道自己面对的对手,实在是太坑了。

    甚至于隋文帝夺走北周这都不算是夺他那是被送的。

    北周因为周武帝而有了这天下一统的机会,但是北周灭亡也是因为他。

    这个家伙对待自己的后代有些问题。

    他担心自己的儿子不能在乱世之中不能担当重任,所以对其十分严格,无论春夏秋冬,无论严寒酷暑都不肯让他有所放松和休息。

    甚至因为知道周宣帝喜欢喝酒就让酒水不能从他面前出现。

    每次只要出现问题就张飞附体,暴打儿子。

    动辄还用废除太子来吓唬他,同时一天十二个时辰监控儿子。

    所以在周武帝活着的时候,周宣帝还不错,但是等到了周武帝一死,他加倍放纵。

    同时可能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当皇帝实在是有些影响自己享乐,所以一年之后他自己退位了。

    然后将自己年幼的儿子送了上去,自己二十二岁就把自己累死了。

    周宣帝死后,他儿子才七岁,因为这个摊子太烂不说,还给自己儿子留了五个太后。

    在他们争权夺利之下,周静帝简直堪比孺子帝,这个时候辅政大臣加上权臣的杨坚就顺利的接过了北周的国运

    但是北周的底子他是全部接了过去,最后这个时候再说为什么门阀和关陇集团不反对杨坚改革和休养生息。

    因为你如果对这段历史了解了,你就会发现北周乃至整个北朝,他们就是在不断的试错。

    每一代皇帝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治国之法,然后毫无疑问最后都失败了。

    百年间他们将所有权臣和君王所能走过的路基本上走过一遍了,然后全部走死了的情况下。

    他们只有一条路了,那就是修生养息,那就是对百姓怀柔,否则大家就只剩下一起赴死这么一条路了。

    而且你真的以为隋朝和北周就是在休养生息么?”

    说到这里因为字数限制他只能给对方一次机会。

    不过对手没有让陈光年失望,他就只问出来了一句。

    “让你说李世民,你说了一堆什么玩意!”

    “因为我要告诉你,历史不是一段,是几百年的运转算了,你给机会,那我就继续给你说下去得了。”

    恢复完了这一句之后,陈光年深吸一口气,再次点了回答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