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五章 邺城(2/2)

盖,毕竟三人可是孙坚的死忠部下,即便麴义身为冀州军大将,也不能跟这三位抢位子,因此麴义只能坐在第四位上。

    后面的就是潘凤、朱治、李严、张颌、祖茂、管亥、周仓、廖化、孙仲、刘辟和龚都,当然许褚还是站在孙坚的身侧。

    孙坚现如今的麾下文武就到齐了,鉴于孙坚如今已经升至骠骑将军,麾下的这些文武也要跟着升职了,同时对于原先的冀州文武,孙坚也要有所封赏,好让众人继续跟随孙坚,为孙坚效力。

    只听孙坚道:“如今,多谢陛下隆恩,奉某为骠骑将军,此多赖诸位相助方可使得某得此高位,如今某在此封赏诸位,望诸位日后助某治好冀州,共报陛下厚恩!”

    众人立马起身,躬身行礼道:“某等敢不从命,必为主公(太守)效犬马之劳。”

    孙坚先是晋升李俊为将军府长史,李俊之前升为谏议大夫是因为在军中,所以没有大碍,但是到了冀州之后,李俊就不能再担任这样的官职了,不管怎么说,李俊毕竟没有被举孝廉。

    况且将军府长史可不是降职了,而是升职了,将军府长史俸禄为千石,而谏议大夫的俸禄只有六百石。

    郭嘉为将军府司马,荀彧为光禄大夫,钟繇为从事中郎,沮授为议郎,审配为廷尉史,辛评为侍御史,田丰为将军府从事。

    武官方面,晋升程普为安南将军,韩当为安西将军,黄盖为安东将军,麴义为安北将军;潘凤为平东将军,朱治为平南将军,张颌为平西将军,李严为平北将军。

    剩下的晋身祖茂为建武将军,孙仲为讨寇将军,管亥为越骑校尉,周仓为步军校尉,廖化为虎贲校尉,刘辟和龚都为帐下都尉。

    封赏完毕后,李俊站起来道:“主公,在下不过一平民百姓,幸得主公救助方才讨回一命,无可为报,主公赏某乃将军府长史,子兴认为长史之位乃智谋出众,内政优异且积极主动方可为长史。子兴虽然早投于主公,但是自问能力尚在文若、奉孝之下,比之公与、元皓也有所不如,怎能担当如此重职,望主公将此位给与他人,子兴愿做一名从事。”

    孙坚当然知道,自己的这位谋主是个什么性格的家伙,别看平常规规矩矩的,那只是用来迷惑人的表象,没看到当初攻打黄巾的时候,曹操和公孙瓒都被迷惑了吗?认为李俊为文官第一人。

    实际上,在接触了荀彧和郭嘉之后,孙坚才清楚真正的大贤如何,李俊虽说在谋略上很有建树,但是内政上连一向懒散的郭嘉都不如。孙坚之所以封李俊为将军府长史,就是因为孙坚明白,没有李俊当初的帮助和规划,自己如今最高也不过太守一职,麾下更不可能有荀彧、郭嘉、沮授和审配等等这样的贤才辅佐。

    因此,对于李俊,孙坚更多的是感恩,特别是在成为了冀州太守之后,孙坚已经深刻体会到了自己麾下没有荀彧和钟繇这样的内政之才将会便成什么样。

    之前是因为在军中,军中事务再多,也有其他各部的将官负责大部分,真正用到钟繇和荀彧的地方不多,荀彧也是更多的参与谋略和大方向的掌控,而钟繇一人便将军中事务处理的井井有条。

    孙坚当然清楚,李俊的具体能力是什么,自从被李俊从一名只知道作战杀敌报效皇恩的将军,引导成为了一名有了野心有了名望再加上手握兵权的诸侯心态。

    纵然,此时的孙坚对于汉室还是极为忠心的,但是一旦在汉室和家室之间选择的话,孙坚还是会选择家室,而不是汉室,这便是现在孙坚的变化。

    自从心态发生了根本变化之后,孙坚便彻底看清楚了自己需要的人才和麾下文武的擅长区域,就比如说李俊,很善于谋划和识人,这两点上,识人最为重要。

    即便历史因为李俊的关系有所改变,但是哪些人有才能,哪些人名不副实,这些还是不会存在变化的,正是基于这一点,李俊才能详细的告知孙坚,这些人的能力以及方向,甚至之后的志向以及野心。

    孙坚考虑了一会,便决定同意李俊的请辞,道:“子兴所言,某也认同,也罢,既然子兴不愿为长史之位,这长史便由荀彧掌管,其余人等职位暂时不变,子兴请为从事,某认为不妥,子兴多次助某破敌立功,若为从事,岂不让某麾下文武心寒。就封子兴为军师将军,子兴以为如何?”

    李俊本来不想成为高位的,能成为一名从事,就很不错了,再加上如今李俊已经完成了自己想做的一切,剩下的事情,就可以交给荀彧等人来完成就好,自己可以做个富家翁了。

    ps:这章有些水,大大们不喜欢看的可以跳过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