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北大文科生的高三历史笔记 > 第二章.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第二章.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2/2)

部二十四司”,与现代“司局级”的含义基本相同。唐朝自“安史之乱”以后,往往因为财政困难,而将财政收支作为政府执政的重点,甚至有宰相自兼司职的。宋朝进一步将中央的财政大权直落在“三司”的手里。三个司的地位提高了,**起来掌握着全国的财政,这是极不合理的。

    3、收精兵(兵)

    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夺取了天下,对军权的重要性深有体会。对他来讲,军队是对宋朝皇权最大的潜在的威胁。因此,宋太祖首先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石守信、王审琦等禁军统兵大将和节度使的权力。然后调整军事组织,将全国的军队分为两种:一种是收集全国的精兵,由皇帝亲自掌控的“禁军”;另一种是维持地方治安的老弱残兵,称为“厢军”。然后采取下列措施:

    1设“三衙”统领禁军,彼此互不统属。

    北周时期的京城禁军的最高统帅是殿前都点检,宋太祖陈桥兵变时就担任这一职务。他当了皇帝之后,深知这个职位太有权了、对皇帝的威胁实在太大了。于是禁军不再设置最高统帅,殿前都点检这个职务也就被取消了。不仅如此,他还同时取消了殿前副都点检、以及侍卫马步军正副都指挥使的职位。宋朝自从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之后,就由皇帝亲自统领禁军。宋朝把禁军分为“三衙”:即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三衙”不分高低、地位平等,彼此互不统属,直接对皇帝负责。三衙的将领则任用一些资历较浅,容易驾驭的人来担任。《水浒》中的奸臣高俅就属于这一类人,他是统领殿前司,职位是“殿帅府太尉”。高俅作为优秀的足球运动员,竟能够一步登天,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不会领兵打仗,自然就没有能力造反,皇帝信得过他。但是皇帝就是对这样一些人,也是严加控制,处处防范,时常加以调动。这些将领虽统率军队,而军队的调遣和移防等事则须听命于枢密院。《水浒》中的奸臣童贯掌管枢密院,他是一个太监,自然是皇帝的心腹,高俅等人的一举一动,都在童贯的控制之下。除此之外,宋朝还实行“更戍法”。从京城派禁军士兵驻屯全国各地,每隔几年就换防一次,但是将领却不随之更动,使得“兵无常将,将无常师”,以防止军队兵变和武将拥兵自立。

    2将发兵之权归枢密院

    枢密院本来是五代传下的一个新机构,职责是分管国家军事。宋朝把这个机构沿袭下来,成为一个与宰相平行的重要官职。以前的兵部由宰相管辖,既能统兵又能调兵。宋朝提高枢密院的地位与中书省平行,将调兵权从兵部分离出来,由枢密院分管,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就实现了统兵权和调兵权的分离。

    综上所述,宋朝强化中央军事集权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兵将分离。禁军平时全部集中在首都开封。遇到战争,就临时委派文官担任统帅带兵出征。而负责前线作战的将领也是临时委派,他们对统率的士兵一无所知。到战争结束时,统帅把军权交还皇帝,将领调往别的单位,士兵返回营区。这样,统帅跟将领不熟悉,将领跟士兵也不熟悉,绝对不会发生兵变。不过正因为如此,再多的部队只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

    第二、越俎代庖。每当有军队出征作战,皇帝就很不放心,于是时时对前线的战况横加干预,甚至提前画好作战的阵图,命令将领严格照办。将领不仅要按皇帝事先制定的方略作战,而且皇帝还派有心腹在军中进行严密的监视。战场的形势瞬息万变,战机瞬间即逝。宋朝的皇帝在千里之外遥控指挥,前线的军队不管战况怎样变化,都要绝对听从皇帝的指挥,自然不可能取得胜利。

    第三、军队的任务首先以“防敝”为宗旨。所谓“防敝”,就是防止国家内乱。军事工作不是以防御外敌入侵为重,而是以防内乱为重,全国最精锐的军队都用于拱卫京师,而边防地区配置最弱。

    第四、使用庸才。宋朝的皇帝主要担心的是将领造反,而不是在对外战争中取胜。皇帝考虑将领的人选时,最要紧的是能否容易为自己所控制,以避免造成“将强则叛上”的后果。所以大多数情况下使用文官挂帅,甚至使用宦官挂帅,而很少使用武将挂帅。如公元1004年,即发生“澶渊之盟”的那一年,宋军统帅是“参知政事判天雄军府兼都部署河北转运使”王钦若看到辽军从城下经过,吓得屁尿直流,唯有烧香拜佛,祈求神仙保佑。

    第五、募而不汰。宋朝为了加强对军队的控制,实行募兵和养兵政策。士兵一旦应募从军,就成为终身职业。军队不能汰弱留强,既浪费了军费,又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综上所述,宋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首先,宋朝的一切政治制度都必须围绕中央集权这个核心而设计。其次,中央集权主要体现在皇帝专权,这样势必就造成了百官权力分散。所以宋朝几乎没有权臣篡权、没有宦官横行、没有外戚跋扈。第三,从宋太祖开国伊始,就不杀读书人、优待士大夫,于是造成了十分明显的“重文轻武”格局。宋朝实行的这些政治措施,使全国的组织、军事、财政三权都分割得支离破碎,造成相权低落、君权提升。

    从积极的方面讲: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从宋朝开始直到清朝,由于继承了宋朝的中央集权制度,中原地区再也没有出现过五代十国那样的军阀割据、朝代更替频繁的局面。

    消极影响表现在五个方面:

    1为了剥夺朝中的禁军武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政府大量赏赐田宅,又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加快了土地集中。地主官僚肆无忌惮地兼并农民的土地,造成北宋初期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农民起义不断。

    2官僚机构膨胀,机构臃肿重叠,官吏日益颓废,办事效率低下。俸禄增加,使国家的财政负担日益沉重。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后患。

    3过分的集中地方财权,造成地方上财政困难,地方官吏加重对农民的剥削和搜刮。

    4过分的集中军权,“强干弱枝”,削弱了地方的武装力量;为了防止军人跋扈,实行兵将分离政策,造成了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状况,军队的战斗力大大下降,导致北宋在与辽、西夏的斗争中,连连战败。由于宋朝军权集中、财权集中,导致地方日趋贫弱。由于地方贫弱,平时既无军队、又无粮草,所以当金兵南下侵入中原之时,北宋的首都汴京一失,顿时全国瓦解,各地无力抵抗。

    5由于加强中央集权,又形成了庞大的军事集团和官僚集团,国家要应付庞大的军费开支和官俸开支,加之每年给予辽和西夏大量的岁币,造成国家严重财政危机,国家出现了积贫积弱的现象,是北宋中期社会危机出现的重要原因。

    三、科举制的发展

    宋朝的科举考试制度大体沿袭唐朝,但科举制度的影响却与唐朝大不相同。

    首先,士子身份发生变化,录取人数大大增加。唐朝初期参加科举考试有许多是门第子弟。晚唐士族门第逐步减少,寒窗苦读的平民书生开始增多。到了宋朝,科举考试的录取名额比唐朝大大增加。仅宋太宗在位的二十余年间,科举取士就达到近万人。此时,社会上的士族门第完全消失,农村子弟、白屋书生能够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从政的道路。

    其次,考试制度比唐朝更加严格。隋唐时期,虽然废除了九品中正制,但是名门世家的影响依然存在。所以在考场之外的运作比考试成绩更加重要。当时的科举考试有“公卷通榜”的做法。所谓公卷,就是考生可以在考试以前,把平日得意的诗文送到有社会影响的学者官员审阅鉴赏,让这些名家为他代为宣传。所谓“通榜”,就是考后评分首先张榜公示,但是不根据成绩排名次,而是根据官员的喜好和所谓社会舆论和来排列名次。这种“走后门”的做法在唐朝是公开进行的,不算舞弊。宋朝的考试制度远比唐朝严格,在考试方法上实施糊名制,凭真正的考试成绩排定名次,以防止营私舞弊。

    第三,考试程序更加规范。宋朝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省试和殿试三级。最重要的是,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进士及第者称为“天子门生”。因为政府奖励文学、重视科举,因此社会的学术空气日趋活跃。

    第三、考试科目减少。唐朝的科举包括六科,宋朝减为明经和进士两科,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的科目。进士科的考试内容也逐渐改变,前期以诗赋为主,中期以后不考诗赋,改考经义。

    科举考试经过宋朝的改革和完善,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科举考试的客观性与公平竞争,限制了世家子弟对科场的控制与垄断,削弱了门第血缘关系在科举考试中的作用,扩大了寒门俊杰、庶族士子凭借真才实学获得进士及第的机会,使科举取士向整个地主阶级乃至“布衣草泽”敞开了大门。这样,唐代那种“朝廷选官,须公卿子弟为之”的情形,到宋代便转化为“取士不问家世”的趋势,为地主阶级各阶层通过平等的考试跻身仕途,开辟了道路,使北宋政权的社会基础进一步扩大。

    四.宋朝的历史地位

    大多数人一提到宋朝,便会联想到“弱宋”、想到偏安、想到和谈纳贡。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指导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历史。因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正确地认识宋朝的历史地位:

    政治方面:宋代典制对后世影响巨大,其突出现象就是藩镇割据消除,进一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大国,宋代**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元明清继承。

    农业方面:宋代人口过亿,达到了汉唐的两倍,垦田也是汉唐两倍,农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手工业也有了很大发展,商品经济发展突出,其中商品货币关系进步明显,海上贸易空前发达。

    在文化科技方面,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或发明于宋朝、或在宋朝发展完善,三大发明对世界影响巨大。宋朝的文学、史学、哲学都取得了突出成就。

    总之,宋朝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