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北大文科生的高三历史笔记 > 第二章 夏商周的社会经济

第二章 夏商周的社会经济(1/2)

    第二章.夏、商、周的社会经济

    一、农业和畜牧业

    在原始社会,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石器助耕。先用石斧砍倒灌木荒草,然后放火烧荒,用耒耜等掘土的工具钻孔播种,最后收获。由于黄河流域的土质疏松干燥,所以成为中国最早的农业区。主要农业作物如黍子、高粱、稻子、大豆、**和桑树等早在公元前5000年时已广泛种植。

    西周时期,木犁取代耒耜成为主要的农业生产工具。种田遂由耒耜的间歇动作发展成为犁耕的连续运动,这是耕作方法上的一个极大的进展。由于木犁必须使用很多的人力才能拉动,所以的奴隶在社会结构上占有重要地位。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技术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要耕作方式。

    从春秋时代开始使用铁器,除了制作兵器用于战争外,也用于把木犁改为铁犁。尤其是不知道当人们发现,如果使用牛马拉动铁犁,会比使用奴隶耕种的速度更快,收获也更多。这就促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农业产品大量增加。

    到了战国时期,水利灌溉工程得到了很大发展,最著名的有都江堰和郑国渠。

    秦昭襄王时,蜀郡郡守李冰在前人治水的基础上,依靠当地人民群众,在岷江流入平原的灌县,建成了都江堰,既解除了岷江水害,又使成都平原地区,得到灌溉,通航。

    都江堰位于岷江中游的灌县,是一个防洪、灌溉、航运综合水利工程。原来岷江上游流经地势陡峻的万山丛中,一到成都平原,水速突然减慢,因而夹带的大量泥沙和岩石随即沉积下来,淤塞了河道。每年雨季到来时,岷江和其它支流水势骤涨,往往泛滥成灾,雨水不足时,又会造成干旱。

    李冰采取江心筑堰的方法,在岷江峡内用石块砌成石埂,叫做鱼嘴。鱼嘴是一个分水的建筑工程,把岷江的水流一分为二。东边的叫内江,供灌溉渠用水;西边的叫外江,是岷江的正流。又在灌县城附近的岷江南岸筑了金刚堤,夹在内外江之间。金刚堤的东侧是内江的灌溉取水口,称宝瓶口,具有节制水流的功用。夏季岷江水涨,鱼嘴就被淹没,多余的水就溢流到外江。内江自宝瓶口以下进入密布于川西平原之上的灌溉渠道,保证大约三百万亩良田的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

    春秋战国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国都想以自己为中心,兼并诸侯,统一全国。兼并战争十分剧烈。秦国的基地位于关中平原,这里素称“八百里秦川”,土地肥沃,但是干旱缺水。秦国为了增强自己的经济力量,以便在兼并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很需要发展关中的农田水利,以提高秦国的粮食产量。

    韩国是秦国的东邻。战国末期,在秦、齐、楚、燕、赵、魏、韩七国中,当秦国国力蒸蒸日上,虎视眈眈,欲有事于东方时,首当其冲的韩国,却孱弱到不堪一击的地步,随时都有可能被秦并吞。

    公元前246年,韩桓王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采取了一个所谓“疲秦”的策略。他派遣著名的水利工程人员郑国作为间谍,入秦游说秦王赢政在泾水和洛水之间,穿凿一条大型的灌溉渠道。这一年是秦王嬴政元年。本来就想发展水利的秦国,很快地采纳这一诱人的建议。为此立即征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任命郑国主持兴建这一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韩国“疲秦”的阴谋败露,秦王大怒,要杀郑国。郑国承认他是韩国的间谍,但是他对秦王说:“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郑国说:当初韩王是叫我来做间谍的,但是水渠如果修成,只不过为韩国延长了数岁的寿命而已;对秦国来说却是建万世之功。秦王发现,郑国的话很有道理,韩国的这个计划实在太可爱了。于是让郑国继续主持,修建这项水利工程。经过十年时间,这项工程宣告竣工。由于是郑国设计和主持施工的,因而人们称为郑国渠。

    关中平原的地形特点是西北略高,东南略低。泾河从陕西北部群山中冲出,流至礼泉就进入关中平原。郑国渠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地形,在仲山西麓的瓠口(在今陕西泾阳县王桥乡船头村西北)筑石垒坝,抬高水位,拦截泾水进入干渠。干渠的主线沿北山南麓向东南方向伸展,流经今泾阳、三原、富平、蒲城等县,最后注入洛河。

    郑国渠的干渠总长度约有300华里,开凿位置选在灌溉区的最高地带,不仅最大限度地控制灌溉面积,而且形成了横穿关中平原的自流灌溉系统,可灌田四百万亩。由于郑国渠流水中含有大量的淤泥,所以灌溉田地能增加肥力,使贫瘠的土壤得到改良,使关中平原成为良田沃野。有了这四百万亩良田,秦国国力大增,这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