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这片火热的土地 > 一四一、机关不成文的规则——春节走访

一四一、机关不成文的规则——春节走访(2/2)

只是感激,更有着尊重。齐正杰把他从科员岗位上直接提拔为乡镇党委副书记,这种知遇之恩他肯定会记在心里。但除了这种感激,他对齐正杰更有着人格上的尊重。在组织部里他跟着齐正杰干了四年,四年里,他从未见过齐正杰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谋过任何私利。不只是他没见过,其他人也没见过,机关干部们对齐正杰的评价都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这对于手握干部任用大权的组织部长来说实在是一种难得的操守。他林源能从科员岗位上直接提拔为党委副书记,靠的并不是溜拍跑送,这不只是他的短板,他简直直接就不会。齐正杰没抽过他一包烟,没喝过他一瓶酒,他纯是靠自己踏踏实实干出来的。当年他在组织部时,吃的那些苦,下的那些力,齐正杰都是看在了眼里的,他正是靠着这种老黄牛般的干事精神赢得了齐正杰的好感和信任。齐正杰曾和其他的副部长们说,“小林从来没到我屋里和我说过自己的工作有多累,更是从来没有向我提过任何要求。可是他干的活、下的力大家都是有数的,不管是份内的,还是份外的,只要领导安排了,他都会任劳任怨地去干,而且还努力的干好。班上的时间干不完,就利用中午、晚上的时间加班儿干。我们做领导的,一定要记住一点,那就是不能让干活的人吃亏,不能让老实人吃亏,我们不能让干工作的人流了汗再流泪。”这段话林源当然并没有亲耳听到,是后来赵红兵告诉他的。对齐正杰的人品,林源是真心的佩服,这也使得他干工作的劲头更高。他知道,遇到这样的好领导,实在是他的福气。

    回去的时候,张全中又没有了刚才吃饭时对林源的那种热情,又重新变得跟以前似的半阴半阳。

    自从那次毕有成给张全中做过工作后,张全中对林源的态度有所好转,有些工作该给林源汇报的他也去给林源汇报,但想让他象尊重毕有成似的尊重林源他肯定做不到。一方面,他虽然理解这事儿不怪林源,但他没当成副书记毕竟跟林源有关系,他跟林源的关系不可能再象林源还在组织部里时那样;另一方面,张全中本身就是那种半阴半阳的性格,林源还在组织部时他留给林源的印象并不是他的本来面目,而是刻意掩饰后的形象。如今,他已不愿再在林源面前刻意掩饰。

    对于张全中想当副书记的事情,林源后来也听到了一些,他理解张全中。虽然这是组织上的安排,可客观上讲确实是他来抢了人家的位置,因此他对张全中的态度并不在意,而是表现的很大度。

    林源分管的部门单位中,相对于到组织部的走访,其它对口部门和单位相对就要简单一些。像陶桃对口的市委宣传部,虽然也是常委单位,可档次明显要比组织部低一个层次,礼品中不但没有山鸡、核桃等高档农副产品,走访范围也只有副局以上领导,一般同志连葱姜蒜都没有。当然戴兴振部长是区别对待的,他是市委常委,属于市委领导,镇党政办公室到市委办公室走访时会专门为他准备礼品。

    对于到宣传部的走访,林源当然不会再亲自去。他之所以亲自到组织部去走访,并不是因为他分管组织工作,而是因为他是从组织部出来的。到宣传部走访,宣传委员陶桃全权代表就行了。

    对于礼品档次和走访范围的厚此薄彼,陶桃自然是有意见的,作为具体分管宣传工作的党委委员,他觉得很没有面子。因为日常中她不只是跟宣传部的领导打交道,更要跟宣传部各业务科室打交道,她想给宣传部各科室的工作人员都准备一份礼品,哪怕只是一些不值钱的农副产品,多少也是那个意思。可现在普通干部们连棵葱都没有,这让她怎么好意思去?

    对于陶桃的抱怨,林源也很无奈。宣传也是他分管的工作之一,他也想让陶桃多带点礼品借春节这个机会跟宣传部多拉拉关系。可走访范围和礼品档次是毕有成和王庆中亲自定的,他说了不算。“你小钱包里还有钱吗?要不你用小钱包里的钱再买点农副产品,多少算是一点意思。”最后,林源帮她出了这个主意。

    陶桃苦笑道:“算了吧,让毕书记和王镇长知道了反而更不好,他们没准儿会以为咱们有小金库呢?”

    顿了顿,她又看着林源道:“要不你陪我一块儿去趟宣传部吧?组织部你都去了,你不能厚此薄彼。”

    林源笑道:“就这点东西,咱俩还都去,你不觉得太兴师动众吗?我去组织部是因为有特殊原因,因为我是从组织部出来的,到现在才半年。我跟宣传部又没有什么关系,你就别再拉上我一块儿去丢面子了。”

    陶桃摇了摇头,叹道:“好吧,这丢面子的事儿我自己去做,以后遇到长面子的事儿时我再叫你一块儿去做。”

    陶桃走后,林源也有些感慨。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是市委以“部”来命名的三个工作机构,虽然都是党委的工作部门,可这三个部门的地位却相差很大,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就是:“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一部不如一部。”

    这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虽然我们常说,革命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可实际上正是因为分工不同,不同工作岗位上的人也才有了高低贵贱之分。从事重要岗位的人处处受巴结,在哪儿都受欢迎;可从事普通岗位的人却处处不被人在意,在哪儿都不受人搭理。这应该算是制度的悲哀?还是算是社会的悲哀?林源也说不清楚。也许等我们真正的到了**社会,真正的实现了按需分配以后,就真的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了。可现在显然还不行,因为存在着社会利益分配,能决定自己和他人利益分配的岗位肯定会受到人们的追捧和推崇,而那些无权决定别人任何事情的岗位肯定不会被人搭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