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这片火热的土地 > 一二○、五下山南

一二○、五下山南(1/2)

    自从林源到山南公司游说后,山南公司董事会对是否到北方建厂进行了认真研究,研究的结论就是有必要在北方建厂。近几年,经过市场部的不懈努力,北方市场已逐渐打开,而公司本部的生产能力已趋于饱和,产品供应已跟不上北方的市场需求。在北方建厂,不但可以使产品更迅速、更快捷地投放市场,还可以节省运输、营销成本。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降本增效无疑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而且,在北方有了生产和营销基地后,可以更快捷地了解掌握北方市场的供求信息,进而更迅速地抢占先机。鉴于这些因素,董事会做出了到北方建厂的决定,于是他们派出了肖副总经理和市场总监周士祥前往柴源考察。

    两人考察回来后,董事会对柴源东山线缆有限公司的情况进行了仔细研究。多数董事会成员认为,和东山公司合作,有利于更快地启动北方生产基地,对于加快占领北方市场好处多多。

    肖副经理更是全力支持跟东山公司合作。柴山之行,他对东山公司的基础条件感到满意,尤其是林源给他分析的五项有利因素更是打动了他。

    就这样,董事会通过了跟东山公司合作的决议,肖副经理向东山公司正式发出了到山南公司洽谈合作事宜的邀请。

    两家公司的谈判组在山南公司开始了第一次洽谈。

    关于合作方式,两家意见基本一致,那就是股份制合资经营。

    在具体的出资方式上,东山公司提出以土地、厂房、设备及职工资源等折价入股,山南公司则以资金和技术入股。

    对于东山公司的入股方式,山南公司不认同。他们认为土地、厂房可以折价入股,但设备太牵强,因为那些旧设备需要淘汰。职工资源什么的也有待进一步商榷。

    由于是第一次洽谈,对于那些细节性的问题双方并没有详细探讨,那些可以放在下一步再讨论。双方主要在投资比例上进行了商讨。

    这是合资经营的主要问题。因为双方都想控股,都想在新公司里有更有力的发言权。

    铜材厂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保住自己的企业,不能让自己的企业一下子变成别人的分公司。因此方士进坚持东山公司必须控制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

    山南公司的目的也很明确,他们在北方投资建厂就是为了在北方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因此未来的新公司必须以他们为主,产品也必须打他们的品牌,用他们的商标。

    回到宾馆,方士进不高兴地向林源抱怨:“山南公司的要求太过分,他们想把东山公司变成他们的分公司,这怎么可能?”

    林源笑道:“是子公司,不是分公司。”

    方士进道:“形式上不同,本质上都一样。他们想把铜材厂变成他们的生产基地,一切他们说了算,这绝对不行。铜材厂是咱们自己的企业,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我们不能妥协。”

    林源劝道:“方总,你不要着急,有分歧是正常的。但双方只要都有诚意,肯定能通过商谈消除分歧,咱慢慢想办法。”

    说实在的,对于双方谁控股,他并不在意。谁控股也是私营企业,跟镇政府无关。企业追逐利润的本质是不会变的,谁控股也是按相关法律缴税,谁也不会多缴一块钱的税。只要能给政府正常缴税,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地方居民就业,让职工收入越来越高,谁控股他才不在乎。可如今方士进坚持要控股,他也不能说别的。企业是人家他们的,他们说了算,他只能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支持他们。

    方士进气哼哼地道:“只要他们不改变出发点,双方将无法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