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这片火热的土地 > 一一八、小事儿也是事儿 1

一一八、小事儿也是事儿 1(1/2)

    镇党政办公室晚上有人值班,里面有台电视机。但是镇政府大楼里没有接入有线信号,办公室的人便在楼顶上安了一个“大锅盖儿”。“大锅盖儿”虽好,但只能接收“上星”的节目,没有上星的地方台比如柴源电视台、柴州电视台便都接收不着。林源对外地电视台的节目不是很感兴趣,因此平时很少看。

    进入办公大楼后,林源顺便拐到党政办公室去坐了一会儿。

    罗希杰正拿着遥控器不断地换着频道,见林源进来,便道:“林书记,这个大锅盖儿收的台虽然多,但缺点也很明显。咱省内的节目除了省台能收着以外,其它的有线频道以及柴州、柴源的几个地方频道一个也收不着,实在是没意思。咱们基层干部还是喜欢看地方台。”

    林源笑道:“你说的完全正确,我的想法跟你一样。”

    罗希杰立即兴奋起来,“那就赶快落实呀!这件事儿属于文化建设,归文化站管。刚才我已经跟陶桃说了半天了,把她说的不好意思站起来走了。其实这件事儿很简单,从隔壁家属院里拉过来就行,也就是100来米线,几百块钱的事儿。”

    林源道:“不只是一百来米线的事儿,这线咱不能自己拉,涉及到端口的问题。必须要让市广电局来给拉,就这点儿活,人家嫌麻烦,不肯来。”

    “不过这事儿很快就能解决了。”林源语气一转,“我听说市里马上要启动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到时候广电局会有专人常驻镇上,那时候就真是一句话的事儿了。”

    罗希杰不以为然地道:“说归说,真要实施起来还不知要到猴年马月,我党的工作效率你又不是不知道。有线电视村村通前几年就提过,落实下来不就只有镇驻地和极少部分交通位置好的村通上了?”

    林源笑道,“作为我党的干部,竟然这样说我党。毕书记听见了又得熊你。”

    罗希杰道:“其实我说的是实话。”

    “当然了,”罗希杰又补一句,“作为党的干部,实话有时候不能实说。”

    听罗希杰这么一说,林源一下子感觉到党政办公室里确实应该把有线电视接通。以前他没太在意这件事,并没怎么上心的去办,现在却突然意识到了这件事情的重要性。

    天越来越冷了,大家伙儿晚上没地方去,看看电视还没有喜欢的频道,实在是让人郁闷。这事儿虽不大,却也很重要。不行,得跟陶桃说一下,让她尽快去找广电局安排人来接上。其实这事儿并不太难,施工人员不愿来,咱镇上安排辆车去把他接来不就是了?管吃管接送,不信广电局会不给面子。

    看了看表,时间还不是很晚,陶桃应该还睡不了觉。林源便直接上三楼去了陶桃的办公室。

    陶桃自然还没有睡觉,正捧着康师傅大碗面吃的津津有味儿。见林源到来,便捧着碗往前一伸,“林书记,你吃不?”

    林源立即道:“我说陶桃,请我吃你也得重新泡一碗呀!把自己吃剩下的端给客人,哪儿有这样的道理呀?”

    陶桃笑道:“没有了,就买了这一碗。当然了,我知道你嫌我脏,也就是虚让你一下。”

    林源感慨道:“人家为了减肥,都是晚上不吃饭。你倒好,一晚上吃两顿,你也不怕长的太胖杨老师不要你了?”

    陶桃叹道:“我能跟人家比吗?我下多少力呀?我要是晚上不吃饭,一个星期还不就得瘦成电线杆呀?对了,这么晚了你上来有什么指示?”

    林源便把党政办公室有线电视的事儿说了一下,“这点小事儿你赶快到广电局找个人来办了算了,这也是给咱们这些人谋福利,那台电视主要是咱们看。”

    陶桃惊奇地看着林源,“我说林书记,你真的以为这是小事一桩呀?”

    林源诧异地道:“自然是小事,不就几百块钱的事儿吗?你亲自去找找广电局,他们不会不来人的。”

    陶桃道:“有线电视初装费是三百块钱。从家属院儿接过来距离不算近,材料费咱肯定也要自己出。另外,每月还要交十二块钱的收视费。当然,六、七百块钱对于镇上来讲也算不了什么事儿,你刚参观过的路灯花费了上百万呢!可问题在于,咱俩谁也没有花钱的权力。咱们认为那台电视应该接上有线信号,可王镇长他不这样认为。王镇长认为有那个大锅盖儿就很好了,收的台那么多,信号也很清楚,完全没有必要再接入有线信号。至于地方台,那有什么好看的?王镇长说他从来不看柴源电视台。虽然六、七百块钱不算多,可王镇长不给签字,六、七百块钱咱也没有呀?你真的以为是广电局嫌麻烦不来给咱安的事儿吗?只要王镇长同意了,我立马把广电局的人找来。”

    林源疑惑地道:“这么说你给王镇长说过这事儿?”

    林源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给公用电视接有线信号,又不是给哪一个人谋福利。几百块钱的事儿,也就是一顿饭钱,王庆中会这么抠门儿?

    陶桃道:“我当然说过,人家王镇长一口就给回绝了。”

    林源不由得沉默了。刚才在党政办公室里听罗希杰说了可以从镇家属院拉信号线的事儿后,他觉得这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