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二、初到柴山(1/2)

    柴山是一个山区乡镇,地处柴源市的最外围,和柴源市区由一条通往外县市的省道相连,距离市区30多公里,大约半个小时的车程。两人说着话,感觉时间不长便到了镇政府所在地——柴山村。

    前面的路上有很多人,是柴源八中放学。

    柴山虽然是山区乡镇,但无论从地域还是人口来讲,都算得上是柴源的大乡镇。柴源八中作为市属学校,能建在这里,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柴山镇的重要性。

    柴源八中1972年建校,是一所完全中学,学校规模在全市来讲算是中等。虽然国家已实行每周双休多年,但柴源的高中及初中的高年级班却一直延续了以前的作息传统——每周上五天半课,周六上午上四节课后放学,周日下午返校上晚自习。今天恰好是周六,正好遇上学校放学。

    组织部曾经和教育局联合举办过活动,作为组织部的业务骨干,林源自然是各种活动的重要组织者,因此他对教育系统的很多事情都有些了解。这项制度其实由来已久,而且也不只是柴源的中学在执行,林源记得自己当年在老家上中学时也是这个制度。

    到乡镇上任职排名第四的党委副书记,齐正杰作为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完全没有必要亲自来送。林源明白,齐部长之所以执意亲自来送他,一是出于对他的感情。四年来,他真的是为组织部立下了汗马功劳呀!再一个原因,齐部长是为了抬高他的身份,让镇领导班子里的其他人高看他、不敢排挤他——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亲自来送一名副书记任职,能是一般的人吗?

    可是齐部长日常中工作比较忙,送他来任职的时间便选在了周六。动身的时间也不是太早,这种事情来早了也没意思,赶在午饭之前到就行了。可这个点儿,正好赶上了柴源八中周六上午放学的时间。

    校门口很乱,特别是一些来接学生的家长随意的将汽车、摩托车停在路边,使得本来就不宽敞的公路显得更加拥挤,林源他们的车只能慢慢的蜗行。

    看着这个场面,林源不由想起了自己上中学时候的情景。

    穷人家的孩子懂事早,从小学开始,林源读书就特别认真,学习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从村里的小学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镇上的县属重点初中,12岁就开始了住校生涯。和柴源八中一样,也是每周回家一次。不过那时候他们上学基本上没有父母送,都是自己步行。每周日的下午背着一包煎饼一罐头瓶子咸菜迈开大步往学校赶,每周六上午再背着空包袱空瓶子往家里返,每周一次,一直延续了三年。

    从家到学校是八里路,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个距离不算长,可林源记忆里感觉要走很长时间。其实仔细想想那个八里的数恐怕不是很准确,都是耳听口传的,谁也没量过,虽然都这样说,但准不准确谁也不知道。那条连续走了三年的小道后来曾多次出现在他的梦境里,但醒来的时候却又总是觉得似是而非。那段少年的时光啊!

    初中毕业后,林源又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县属第二中学。县二中位于更远的一个镇上,步行显然是不可能了,他便骑着家里唯一的一辆大金鹿自行车去上学。

    想起那辆大金鹿自行车,林源心里不由又是一番感慨。那是上世纪青岛自行车厂产的一种载重自行车,在当时的农村很有市场,农村人骑着它赶集上店,非常方便。林源家的那辆大金鹿自行车,更是给他们家立下了汗马功劳。那时候他们家每年夏季都要种植西瓜或西红柿,那是他们家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父亲每天都要用那辆自行车载上一百多斤的货物赶集上店、甚至走街串巷去卖,每天都要骑行几十公里路。林源读高中后,那辆自行车又承担了他每周的上下学任务。上学的路到底多远呢?父辈们口传的是30里,可是现在林源细想想觉得也不准,骑自行车感觉也要走很长时间的,土路、沥青路、再土路要转换好几次。至于具体要走多长时间,林源从来也没有个具体数,那时候连个表都没有,主要是靠看太阳估摸时间,只是感觉走的时间挺长。

    在那条漫长的乡村路上,他骑着家里唯一的那辆“大金鹿”单调而又枯燥地奔波了三年。因为自行车需要放在学校里,父亲在家里有什么事儿便只能步行,他骑了三年,父亲便步行了三年。想想那时候的自己,再看看现在的孩子,两代人根本没法比呀!

    有机会的时候林源也经常给女儿讲自己过去的事情,讲他上学的时候吃的那些苦。目的很简单,就是对女儿进行忆苦思甜教育。

    对于他的说教,才上幼儿园的女儿自然是听的懵懵懂懂。林源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