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国色生枭 > 第一三八九章 喜忧参半

第一三八九章 喜忧参半(1/2)

    阴雨蒙蒙,天地昏暗,从大年初三开始,西北大地就开始连降阴雨,这阴雨绵绵的天气,让人心里也是倍感压抑。

    大婚之后,楚欢这连日来倒也是十分辛苦,白天要处理众多公务,一面要准备向前线输送的战事物资,一面还要准备好开春过后的耕种事宜,虽说战事还没打响,胜败难料,但是楚欢心里清楚,无论最终的结果如何,西关的春耕不能耽搁,一旦到了季节种子没有种下去,西关今年必然欠收,到时候死的人,恐怕要比两军交战的死亡人数要高得多。

    楚欢前阵子下达的命令,以魏无忌为首的户部司官员严格执行,借粮转租的策略,虽然从某种程度来说,确实在当前损害了士绅豪族的利益,但是有西关七姓率先支持,这件本来十分棘手的事情,倒也是施行了下去。

    从士绅豪族借来的粮食,当然不可能全都运到朔泉城储存起来,这些粮食打从一开始,就是要转租给百姓,用以耕种,若是从各地全都集结到朔泉,然后再从朔泉分发下去,来回运输,必然会增加成本和损耗,所以户部司从一开始,就已经颁下命令,以县为单位,各县士绅的粮食,缴纳到各县的县库,登记清点,然后再由户部司统一调配规划。

    从朔泉户部司派出众多官员,分派到每一县,由户部司官员和地方县官一起清点粮食,尔后关闭粮仓,没有户部司的命令,粮仓不得打开。

    从地方各县过来的清单铺天盖地,都往户部司呈过来,户部司的工作量自然是极大,不但要统筹各州府县的人口和土地,而且还要调查处土地的优劣,而后根据现有清点出来的粮食数目,按照比例进行分配,本来这项工作一开始进行得十分顺利,但是因为北山缘故,许多事情也就变得困难许多。

    就好比库存的粮食,一开始径自是准备做粮种所用,但是因为战事随时爆发,必然要保证前方的粮草供应,西关的官仓粮食本就没多少,要保证前方供应不出现问题,就必然要挪用借粮转租的粮食,可是这些粮食,又不能任意调用,毕竟之前官府已经明确下达了明文,这些粮食是要分配给百姓耕种,而且百姓们已经往官府进行了租粮的手续,这时候如果拿不出粮食来,官府的威信出现问题且不说,西关百姓中间,自然少不得有人跳出来。

    而且士绅豪族缴纳的粮食,是官府以借粮转租的名义调用过来,本来就有不少地方士绅十分不满,只是因为官府的强硬以及西关七姓为表率,心不甘情不愿勉强缴纳了上来,一旦官府大量挪用这批粮食作为军粮使用,自然也会有人跳出来,如果地方士绅和老百姓同时有人因为此事闹起来,加上外患,对西关来说,那就更是雪上加霜了。

    楚欢只能与户部司魏无忌人商量,调用粮食,那是避无可避,否则总不能让前线的将士饿着肚皮打仗,只是调用的粮食,要有一个额度,既能让那些士绅接受的了,毕竟战事就在眼前,没有一点粮食作为军粮,也是说不过去也能勉强让前线的战士填饱肚子。

    这些事情,让人焦头烂额,楚欢与户部司的人处理了两日,就感觉头皮发麻,心下倒是钦佩魏无忌、杜辅公、苏琳琅这些人,暗想这些乱七八糟的账目实在让人头疼,这些处理后勤事务的人,恐怕比身处前线的将是更是艰难。

    其实楚欢心里明白,说到底,让自己这般为难,还是因为西关的底子太薄。

    西关的土地本就贫瘠,生产出的粮食本就不多,再加上战乱刚过,自己接手西关的时候,官仓几乎没有什么存粮。

    如果不是因为底子弱,粮食充足,楚欢也就不必因为后勤的事务烦心,兵精粮足,一门心思想着前线战事就好。

    有时候心里会想着,如果这是江南一带,要征用粮食,恐怕军粮已经不用发愁,江南富庶之地,哪一家豪族士绅的仓库里没有粮食,只要每户征用一点,也就足以应对军粮,可是身在西北,却也是无可奈何,西关豪族士绅真要比起江南的士绅来,实在可以用叫花子来形容。

    日理万机,夜里也是要继续征战,新婚燕尔,一下子迎进四个女人,总不能冷落了其中的任何一个人。

    坐拥四美,固然是齐人之福,但是真要落到任何一个男人的头上,倒也未必真的是一件特别美妙的事情。

    在这新婚燕尔之期,少不得要往几个院子来回驰骋。

    好在楚欢是一个聪明之人,两个晚上之后,他就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