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_分节阅读_44章(1/2)

    康熙也被激起好奇之心,笑道:“不是奇珍异宝,那你给朕送了什么年礼来?还这么早就送来?”

    胤祚从袖子里掏出一张纸递给康熙,道:“就是它了。”

    康熙打开一看,脸上的笑容被慎重取代:“这是?”

    胤祚道:“是地窝子。”

    他指着图纸解释道:“在地上挖个三四尺深、一丈来长的四四方方的坑,再用土胚在周围垒上两尺高的矮墙,顶上放j根椽子,搭上树枝编成的筏子,用c叶、泥巴盖顶就成。这种房子虽然不怎么透气,但论保暖防寒,只怕比我们住的这房子还要胜上一筹。最难得是,若不讲究舒f,四五个人,一天就可以搭一间起来,j乎不花什么银子。”

    “梁九功!”康熙眼睛亮了起来,道:“传顺天府尹!还有九门提督!”

    又对胤祚道:“你继续。”

    胤祚道:“划一p地,多派些人,挖坑的专管挖坑,垒墙的专管垒墙,还有伐椽子的、编筏子的,各司其职,这样g起来最快。反正只求度过这一冬,便是做的粗糙些也没什么,很快就能完工。”

    这会儿j个内阁大臣也听出门道来了,他们最近最发愁的便是此事,闻言大喜,李光地道:“按六阿哥的说法,一个地窝子住十j个人完全不成问题,这样算的话,一日功夫就可安置完城中的流民了。”

    胤祚道:“不过这地窝子虽然能防风雪,却挡不住雨水,等到了春天,只怕便住不得人了。”

    “先过了这一冬再说,若真给他们住下去,倒涨了他们的惰x。”李光地道:“万岁,若是此法果然可信,臣请传旨到地方,皆依此例行事——这可是活人无数的善举啊!”s1();

    康熙点头:“准奏!”

    胤禛道:“那不如下令征召百姓做工,以抵来年劳役——这会儿正是农闲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