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六章(2/2)

江洺瞪了多多一眼,暗示他嘴太多,多多的脸顿时皱成了包子。

    拉拉似乎是听到有吃的,泪水很快止住了,拉住刘璃的手,直喊要快些去。

    刘璃失笑的看了江洺一眼,笑道,“那这就下馆子去。”

    其实不早不晚,刚好是吃午饭的时间。不过可能大家早饭吃的比较迟,虽然在百货逛了两个多小时,大除了拉拉谁也没觉得太饿,所以自然也没人说要去吃饭。

    出了五星百货,一行人沿着小街走,临街的店铺各类买卖都有,当然也少不了各类饭馆。

    那时还没有多精致的装修就是了,不过饭菜的口味和装修其实哪来那么多关系呢,平常住家菜都是好吃的。刘璃和江洺都是岩田本地人,当然对本地菜情有独钟,虽然在外那么多年,但其实他们并不太爱西餐的。

    尤其是江洺,更是煮一手好岩田菜。他在厨艺上的天分,刘璃是学不来的。读书的时候,江洺还在假期去唐人街的中餐馆做过厨师,手艺广受好评,老板都赞不绝口,走的时候还给了200刀红包。

    岩田菜的形成和发展与岩田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和风俗习惯密切相关。岩田地处亚热带,濒临南海,雨量充沛,四季常青,物产富饶。故岩田的饮食,一向得天独厚。

    早在西汉《淮南子·精神篇》中就载有岩田菜选料的精细和广泛,而且可以想见千余年前的岩田人已经对用不同烹调方法烹制不同的异味游刃有余。

    在此以前,唐代诗人韩愈被贬至岩田,在他的诗中描述岩田人食鲎、蛇、蒲鱼、青蛙、章鱼、江瑶柱等数十种异物,感到很不是滋味。

    但到南宋时,章鱼等海味已是许多地方菜肴的上品佳肴。在配料和口味方面,采用生食的方法。到后来生食猪牛羊鹿已不多,但生食鱼片,包括生鱼粥等的习惯保留至今。而将白切**以仅熟,大腿骨带微血为准,则于今仍是如此。将岩田菜的刀工精巧,配料讲究相得益彰,口味注意清而不淡诸特点,表现具体。

    除了正式菜点,岩田的小食、点心也制作精巧,而刘璃走进的这间就正是罗湖城小食点心最有名,历史最久的月是楼。她和江洺带着多多三年前回国给奶奶奔丧时,还特意来月是楼吃过一次。不过当然不是现在看到这间,2011年的时候,月是楼不仅遍布罗湖城,整个岩田省都能看到了。

    店里有几桌客人在吃,鲜美的香味飘入鼻中,很是诱人。店里装修也很朴实,没太多装饰,桌子也是本地特色的岩田圆桌,比较小巧,刚合四个人坐。

    她和江洺领着孩子坐了一个靠窗的的桌子,她取了白瓷壶给四人的杯子满上茶。江洺将茶杯里的茶水顺着桌子插进饭碗里的筷子倒了下去,稍微烫洗了下,将茶水倒进桌子上铝制的容器里。多多似乎大概还记得一些,也学着做了,然后刘璃看了看拉拉,手把手教她洗。本地人人都是这习惯,她和江洺都是从小耳濡目染。

    这时的月是楼虽然还说不上多高级,但在93年也算比较好的馆子了。所以当服务生看到一行孩子的他们,脸上微微有些讶异,不过马上便笑着把菜单递过来了。

    这时候的菜单当然不是现在那种精致的,只是一页厚纸打印着菜名和价格,挺朴素的。

    刘璃看了看,价格绝对比后世要便宜非常多,想想现在人民币□□着呢,还没开始贬值,物价也没飞涨。不过对比了这个时候的物价,月是楼的菜价也不很便宜就是了。

    她和江洺随手点了菜,和两个点心,然后问多多,拉拉要吃什么。

    这一问好了,让刘璃问出了一个问题。

    多多其实还算认得一些中国字,刘璃得闲是一直教,但毕竟是在加州念的小学,哪怕在家被她和江洺感染听说中文都没什么问题,但写和看一直都挺弱的,何况菜单上有些菜名喜欢故作风雅,也难怪很多不明所以了。

    而拉拉就更不用说了,基本是认不得多少字的,听说都没问题,毕竟在家都用这个交流。但对写和看,也没那么上心了,也没那环境不是。

    吃完饭出得月是楼之后,刘璃一直愁眉不展,下午更是逛的漫不经心,心事重重。

    江洺心里清楚她在愁些什么,但一时也没什么好主意,于是也没打扰她,自己带着孩子们买买看看。

    刘璃觉得之前太忽视这些了,作为一个妈妈,在这教习中文方面付出的实在太少了。她一直以为有会听说,教些简单的读写其他的慢慢就会了。但显然不是这么回事,这样在中国可能可行,但两个孩子毕竟是生活在加州。

    到今天发现两人连菜单都不懂,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

    这里不是加州,不是S城,不是英文国家,这是中国,还是93年的中国。连菜单都看不懂,她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一定要送他们去读书才行,但先不说他们能不能跟上班,身份证明什么的就不好弄,怎么办呢。她和江洺现在还这么小,很多事都做不了,一种挫败感涌上心头,顿时感到自己是个失败的妈妈。

    “不要这样,总有办法的,我还在呢。”江洺看她脸色愈加不对头,眉头拧着,不由有些揪心。

    “老公,我是不是做的不好,我要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