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婚姻那么美V31(1/2)

    婚姻那么美V31

    沈浓被父亲叫到家里,他开始时没有猜到,但见到母亲一副严阵以待的样子,又见刘阿姨小心的总是给自己的提醒,让自己注意爸爸的表情,他也就猜出了一二。

    沈浓知道一定是又是自己的教授给爸爸通风报信了,从小到大,老爸最大的能耐就是能买通沈浓身边的人,将他的一举一动不分巨细的告诉给他的老爸。

    铁观音的香气,很快就盈满了室内。

    客厅里静静的,只余了沈浓老爸轻轻的吹着茶水的声音。

    餐厅那里,朱文茜和刘阿姨小声的嘀咕着什么,沈浓能感觉到妈妈不时的扭头看着这里,她看上去,比自己还要紧张的。

    沈健安出生于农村,往上数,三辈都是农民,父母生了他们兄妹六个,老父亲已经近八十岁了,他是孝子,他父亲的脾气比他还要暴躁的,关于沈浓的爷爷,最著名的事件,就是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他们家的老院子的院门外,靠近院墙的位置上有一根电线杆子,上面架了村里的广播大喇叭。

    那年月,上学的不上学,做工的不做工,连地也闲于去打理。

    沈鲲鹏向来是庄稼院的一把好手,因为大家都没有心思去种地,他早就上了火,眼看着六月天,地里的草荒长得老高,都快分不出哪是草哪是苗。

    每天的农作仿佛在做戏,男女老少,一起出去干活,不曾做什么,先站在各家的地头前跳上一段的“忠”字舞,不论跳成什么样子,哪怕你是七老八十,也要扭上一扭。

    沈鲲鹏的老婆正怀着第六个孩子。

    只要出工,也要站在那里扭,沈鲲鹏早就不满意了,只是没有地方发泄,这口气一直堵着。

    这天阴天,没办法下地做农活,一家人在家里闲着,两个大儿子,已经成家了,却也没有搬出去,没钱盖房子,就在他们的院子里垒了两个土坏房做了新房,直到他的大孙子,大孙女都在那里出生了,这个家眼看着状大,却还是穷得揭不开锅。

    老婆怀着第六个孩子,月份大了,营养不良,光肚子大得吓人,一点细粮也没有,他蹲在南窗下抽着旱烟,原来还可以下河去摸鱼,或是上山去打些野味,到城里去换些细粮,现如今因为怕被被扣上资本主义的帽子,也不敢去弄了。

    雨在屋檐下,一滴滴的落下来,浇在年久失修的台阶上,形成了水洼。心便被这阴雨天搅得烦躁不安,偏那个大喇叭还刮噪个不停,说着哪里哪里亩产多少多少斤,说着哪里,又炼出了多少多少吨的钢材。

    沈老头子气得肺要炸了,越听越不是滋味,走到前面院门外,寻了一块红砖头,照着那大喇叭就是一家伙。

    喇叭照喊不误,就是上面被打出个坑,边上还豁了口。

    隔天,大队长派人来问是怎么回事,有个人因为当年分地时和沈家闹了分歧,就偷偷的告了沈老头子一状,当天,沈鲲鹏就被抓去了,关在了小黑屋里好多天,后来,因为他家史清白,老婆又要待产,才被放了出来,但他这倔脾气,却传了开来。

    沈老头子的脾气直接传给了儿子。

    沈健安是沈鲲鹏最小的儿子,当年随着村里的一个同族表哥到城里打工。

    最开始沈健安学的是木匠,手艺不错,在城里的施工队渐渐混出了名气,自己也收了几个徒弟,也包了一些活计,可是后来,传统的家具业,越来越受冲击,一些板材家具迎时而生,越来越多的家具工厂,沈健安的木工队越来活越少,他脑子快,在别人还蹲在市场里找活时,他就瞄上了木门这一行当。

    可以说,沈健安是很有魄力的,没有现成的经营模式,也没有人给他指明道路,全靠自己的摸索,与各个包工头,建筑商打交道,他开了自己的第一个工厂,专做各种工程中的房门,入户门。

    后来发展到塑钢门窗,防盗门,再到建材经销。

    买卖越做越大,他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的脑子不够用,他很注重文化,希望在根本上能改变自己的公司的形象。

    沈健安的脾气在业界里是出名的倔,与他的小气一样,是被人在暗处笑话的他的几个特点。

    但他最大的优点,就是任人唯贤,而且,绝对的奉行知识就是第一生产力这个号召。

    他对沈家的几个孩子,不论是亲兄弟妹妹家的,还是那些堂兄党弟,表姐表妹家的孩子,都一视同仁,只要能念下去,他都会不遗余力的供人家读书,而且书读好了,还会来他的公司里任重要的职位。

    而让他最欣慰的是,他一辈子没念过多少书,却有个会念书的儿子。

    沈浓的脑子极好用,沈健安一直吹牛,自己是没有赶上好时候,不然,他也会念个大学的,他的儿子都是遗传了他的好基因。

    沈浓学习不吃力,吊儿朗当的,也能考上重点的高中,省内名校,就是专业选择上,从来不听他这个老爸的,沈健安有去找老师咨询,让沈浓以后继承自己的事业,要学什么最好。

    老师给了几个建议,偏沈浓却报了英语专业,沈健安因为这个,没少和沈浓生气。

    这次考研,他是有了前车之鉴,早早就和沈浓的导师打了招呼,说什么,也要儿子按着自己的想法去报考。

    在导师的参考下,他已经确定了一所美国的大学,所有的一切,都打点好了,只要儿子一拿到考研证书,就能去念书了。

    可是,他没有想到,儿子却要先斩后奏,又一次背离自己的指挥,这一下,又差一点点炸了他这桶火药。

    “沈浓,今天你导师给我电话了,说你要报那个什么商学院的,是吗?”沈健安终于发话。

    沈浓轻轻一笑:“是,张老师和你说了?呵呵,想着这个星期回来就和你和妈妈说的!”

    “怎么想去念那里,不是一直张落着出国的吗?”沈健安说道,放下杯子,一双眼睛贼亮,有着生意人的精明,还有一点暴发前的火气。

    “其实从哪里念都一样,中国教育现在也是强国的,多少外国留学生都到我们这里来念书的,何必舍近求远呢!”沈浓说道,嘻笑如常。

    “之前你不是一直说出国的吗?你别糊弄我一个老头子!”沈健安说道。

    “爸爸,你说自己是老头子,我还真不习惯,什么时候您都不会是老头子的,我老爸可是年轻着呢!”沈浓笑道。

    啪……

    沈健安把杯子放在茶几上,力道大一些,茶水快要溢出来,声音响着餐厅那里小声谈话声,一下子变没了。

    朱文茜已经站起身来,只是不知道这里的情况,还没有走过来。

    “沈浓,你别给我嘻皮笑脸,告诉我,为什么?”沈健安说道。

    沈浓笑容不去,眯了眯眼睛,知道这一次,含糊过关是不可能了。

    他知道爸爸这关不好过,妈妈不过是纸老虎,总是虚张声势,爸爸才是真的厉害,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的。

    从小到大,沈健安一直掌控着沈浓的经济大权,只要他不听说,动不动,就冻结他的个人开销,这一点,可以说是沈浓的死穴的,妈妈向来宠溺着他,再生气,也要哄着他的,而爸爸,是一生气,真要揍人的。

    “爸,我只是觉得一样能学到东西,去那么远,没必要!”沈浓说道:“何况,在国内念,钱要省好多的!”沈浓说,唇边还带着笑。

    “你别给我打马虎眼,省钱,你给我乱花的钱,都够出国个十次八次的了,你别当我不知道,你妈妈给你多少的零用钱,你还会省钱,从小你就是个败家仔,就差没烧钱玩了!”沈健安气恼的说道。

    “这一点,你犯不上说上妈妈吧,您不是一直给我钱,让我出去玩的吗?这点,怪不得别人的!”沈浓说道,从小就缺少父爱,父亲对他来说,就是个可以随时甩钱给他,喜欢时叫到面前背背书,烦的时候,就会叫他滚远点的人。

    沈健安一下子被沈浓戳到了痛处,是的,他因为忙,对着小时候的沈浓缺少管教,后来有钱了,他在外面花天酒地时,就会觉得对妻儿亏欠,就会甩好多的钱给儿子来补偿,做是他做的,但被儿子这样的冷嘲热讽,他却挂不住脸了:“你个臭小子,长能耐了,会教训你爹了!”沈健安站起来。

    沈浓抬头。

    沈健安一怔,他个子不高,这样站在儿子的对面,好像比坐着的儿子高不上多少。

    沈浓的目光望过来,不冷不热,不躲不藏,他从来不怕父亲的,父亲也是一直宠着他的,虽然多数会在拳头上让他吃些苦头,但从小就是,打了他,还会后悔,还会来安慰他,给好多的好处。

    沈浓的吊儿朗当,多数是这样的家庭造就的,他从小就揣摩好了大人的世界。

    学习上,不用太努力,只要及格就好,反正因为家里有钱,爸爸都会给他的老师塞好多的钱,要特别的照顾他,管教他,老师反倒不好太管他,只要他不去惹事,老师对着他上课睡觉,自己缺堂,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样长大的沈浓,当然不会太怕自己的父亲。

    所以,父亲站起来,要向着自己挥拳头时,沈浓一动不动,只轻轻的抬头,看着自己的父亲。

    反倒是沈健安怔了下,扬起的手停了停。

    “你个不孝子,你……,你现在翅膀硬了,不怕我了,是吧!”沈健安在嘴上找着上风。

    “爸,我的事我自己能解决好的,您就省省力气,多多想公司的事不好吗?”沈浓笑道,眼皮一放,侧头,一副不甚着意的样子。

    沈健安本来八分的怒气,现在就十分了,就要冲过来,朱文茜那里早就已经瞄好了这里的火药味,一下子冲过来,抱住他的后腰:“干嘛啊,儿子不常回来,回来就教训!”

    “是我之前教训得太少,他才这样的目无尊长!”沈健安说道。“这么不把我的话当回事,什么叫他不想念,他不想念,就什么也别念!”

    沈浓看着妈妈抱着爸爸的狼狈样,他从小看他们打闹得多了,对他们的吵嘴打架也习惯了,他站起身来,弹了弹身上的衣服褶皱,“没别的事,我先上楼去洗澡了,明天还有课!”

    “你小子,你给我站住,你要是不给我说话了考哪里,你别上楼!”沈健安说道。

    沈浓怔了,回头说道:“我看我还是出去住吧,爸爸,现在不是封建社会了,您的专制,还专制不到我的头上,我有自己选择的自由!”

    他说完了,也不再看他们,就向着门厅走过去,刘阿姨走过来,小声的说道:“何苦呢,小沈,给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