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金瓶梅人物画廊 > 第六回 何九受贿瞒天 王婆帮闲遇雨

第六回 何九受贿瞒天 王婆帮闲遇雨(1/2)

    说句不谦虚的话,笔者也算博览群书了,思想性的、艺术性的、哲学类的、历史类的,都有所涉猎。小说作为所谓的闲书,我更是读了好多,一般来说,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小说一般都是大团圆结尾,最后都能达到大光明彼岸,这样反而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悲剧,只有悲剧才具有震撼心灵、撕裂人心的力量,好多名著都是悲剧,大家可细心观察。我的父母给了我一颗多情的心,让我用它来感受人世间最为细腻的感情,曾经让我坐卧难宁的小说是《红楼梦》,它以撕裂美的方式达到一种美的升华。就像有一次,在一个出租屋的小院里,我看到了漫天飞舞的梅花,猛然想起来林黛玉《葬花词》中的一句“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差不点摧毁我脆弱的心房,多亏多年的体育锻炼,才给了我重新维修心房的机会,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红楼梦》展现的这个巨大悲剧曾经让无数个多愁善感的人,肝肠寸断。无疑,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悲剧,但是,在慨叹之余,我还是有一种安慰,就是《红楼梦》世界中还有诗意的光辉和理想的天堂。一群追求真善美的“水做的骨肉”们,即使被埋葬在这个悲剧世界里,也不虚此生,况且,她们最后还去了没有压迫、洁白无瑕、充满诗情画意的太虚幻境。从此以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虽然在尘世中遭遇残酷的洗礼,值得安慰的是,灵魂能得到安息。其他好多悲剧故事,都是如此,苦中有乐,悲中有喜,至少还有一线光明。

    但是有一个例外,就是在《金瓶梅》世界中,黑云压城城欲摧,暗无天日,这是它被称为一部“哀书”的原因。我的心情从来没有这样沉重过,佩服作者的冷静,冷静得残酷无情,他冷眼旁观这个无情的世界、冰冷的人心。

    冷静得吓人。

    这种创作思维贯穿全书,就在第六回当中,对一个小人物的处理,也完全展现了他的冷酷无情。

    这个人就是仵作何九。

    这个小人物在两部书中的形象天差地别,标题也完全不同,在《水浒传》中叫“偷骨殖何九送丧”,在《金瓶梅》中叫“何九受贿瞒天”。

    在《水浒传》中,何九一看到武大的尸首,就断定其死于中毒,但是之前西门庆特地拿了十两银子要堵他的口,最主要的是西门庆是一个结交官府的恶霸,他得罪不起,他无法当众表态,就急中生智假装“中了恶”(中医术语,俗称中邪。一般指受到外感,冒犯不正之气所引起。其症状一般为错言妄语、昏迷不醒等)跌倒在地,就这样他逃离了现场。回到家中,他的老婆也被瞒过了,一直哭哭啼啼。直到众人走后,他才和老婆道出实情,主要是说,双方都得罪不起,一方是无恶不作的恶霸,一方是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打虎英雄。他的老婆和他的判断一样,认为这是西门庆下的毒手,劝他静观时变。她分析了三种情况:一、如果停丧在家,等武松回来再出殡,那这事和他就没有一点干系。二、把武大土葬了,这对他也无妨碍。三、最要命的就是火葬,潘金莲要是如此处理,他无论如何难逃干系。她劝他让火家(在这里是指以处理尸体为职业的工作人员)出面料理,然后打听好出殡时间,等到那天,趁人不备留下两块骨头,和这十两银子收好,留下见证,即使武松回来他也好有话说。何九听完后,还夸了她一句道:“家有贤妻,见得极明。”然后一切按照第三种估计行事,最后他成了武松投诉西门庆的证人之一。这里的何九虽然有对现实的权衡,但这是正常的人性,无可厚非。虽然他没有“高、大、全”式的正义感,但是他有基本的良知,最少是冷静。

    但是在《金瓶梅》中,同样的何九,人物形象大异。他在收到西门庆的十两银子后,第一反应依然认为这个银子给得蹊跷,肯定是有重大的黑幕,自己应该留下来以便日后武松询问时,作为见证。可是在这里他又有转念一想:有了这些钱,且先受用一番,到时遇到什么事再做理会。在“金瓶梅世界”中,没有像在“水浒传世界”中充满了对正义英雄的崇拜和畏惧,即便是同样的人物,同样的时代,但是因为两位作者的世界观不同,描绘出来的社会是不尽相同的。在《水浒传》中,是“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作者认为天下是让贪官污吏给搞糟的。而在《金瓶梅》中,兰陵笑笑生不是用一百单八将,而是用笔杆子“既反贪官又反皇帝”,他认为在这个世界中,扰乱天下的始作俑者就是这个封建制度和最为核心的权力,在这个世界中,金钱是万能的,无孔不入,无所不能。

    何九作为一个没有自主意识的下层官吏,又怎么可能逆潮流而动,要求他廉洁奉公呢?在这里他没有假装晕倒寻求明哲保身之计,也没有给他出谋划策的贤妻,在这里,他用不着这些麻烦事,只要按照社会潜规则来办就可以了。他到达现场之后,同样一眼就看出武大是中毒而死,但是他非常冷静。当火家看到“武大脸色发紫,指甲发青,双眼突出,口中出血”的情况,提出质疑的时候,何九说:“休要胡说!如今天气这样热,尸体怎么能没有一些变化?”处理完毕就离开了。

    《金瓶梅》作者如此处理何九的形象,是有渲染创作主题的作用,这样的处理才能最大限度地渲染人性阴暗面。相对于“金瓶梅世界”的整体风格而然,如此调整是必要的,是与整体大环境和谐统一的。在后文中,你们还会看到,西门庆金钱所向,无坚不摧,达官显贵俯首称臣,贩夫走卒顶礼膜拜。我想一个小小的何九,面对糖衣炮弹的袭击,绝对应该是举手投降,应该没有第二种选择。这样来处理何九这个人物,也有一点不好,就是使《金瓶梅》主题色彩更加深沉。

    后来这个何九还会再次出现,那是为了给自己的兄弟脱罪。这样处理更加合理,因为他对西门庆是有人情的,这种关系如何不用?可是此时的西门庆已经不是当年那个见了何九这样的小人物都要紧说“老九请上坐”的小瘪三了,而是不可一世、大红大紫的财主兼官僚了,所结交之人都是缙绅冠冕,像何九这种小人物已经见不到他了,只有通过潘金莲的关系才把这件事摆平。

    就这样,草草地火葬了武大。西门庆和潘金莲开始由地下转为地上,直接在武大家里纵情享乐。可是为了掩人耳目,西门庆总要先到王婆茶座里应个景儿,然后带着小厮从后门进入潘家,如今没有了武大的碍眼,两人不再满足于鸡鸣狗盗之欢,而是停眠整宿,柔情蜜意,常常三五夜不回家,把家中大小冷落得七颠八倒,正所谓“贪欢不管生和死,溺爱谁将身体修”。两个人纠缠了两个多月。

    一天端午节将近,万物复苏。只见:绿杨袅袅垂丝碧,海榴点点胭脂赤。微微风动幔,飒飒凉侵扇。处处过端阳,家家共举觞。西门庆又来到茶坊里,王婆心知肚明,但是告诉他现在潘金莲的母亲潘妈妈恐怕没走,于是她就又充当开路先锋,前往潘家探听虚实。在刚刚见面的时候,几个女人说了一些家长里短的话。潘金莲充分表现了自己的口才,嘲弄王婆子,话题主要是生养和婚姻之类的八卦问题。潘妈妈就着话题,让王婆不要怪罪潘金莲,说她从小就是个快嘴,并且让王婆留心再帮金莲找一家。这个老太太活这一辈子,主要的工作就是卖女儿玩儿。她可不知道,这次她女儿可是主动出击,早就把女婿给她找好了。潘金莲这次要自己联系主顾,以她的经验来看,依靠中间人总是不可靠的。潘金莲留王婆喝了几杯酒,可她不敢多喝,怕西门庆等着着急,就使眼色。潘金莲知道这是西门庆来了,就赶忙把她娘弄走了,重新整顿酒席迎接情郎。

    西门庆从后门进来,妇人把他接入房中坐下。你想,这时他们俩正是淫情似火的时候,潘金莲差不点儿被这场欲火烧得骨架全无,哪有心思给武大守孝。武大的灵牌被丢在一边,只用一张白纸蒙着,连基本的祭品也不给摆放,她是很坦然的,一点自责和罪恶感也没有。整天浓妆艳抹,打扮得花枝招展,只等西门庆来。这次只有两天不来,她一见面就埋怨他是个“负心的贼”,问他如何把她抛闪在一边,也不理睬,是不是又有相好的了。西门庆赶忙解释他是去了岳王庙,但是他买了首饰衣服,也算赔罪。潘金莲这才满心欢喜,由阴转晴。西门庆把小厮玳安儿叫了过来,在包中取出一件件地展示给她看,妇人拜谢收了,又命迎儿给西门庆端茶来喝,因为迎儿被她打怕了,所以什么事也不瞒她。妇人告诉西门庆,刚才款待她妈时,她留了一些规整的菜肴,预备他来。西门庆则说,他来之前让王婆去重新买过了,最后两人决定边吃边等。于是二人“脸儿相贴,腿儿相压,并肩一处饮酒”。

    这个王婆提着个篮子,到街上打酒买肉。刚开始还是红日当空,忽然彤云密布,接着大雨倾盆,把买完酒菜的王婆堵个正着儿,虽然在屋檐下避了一会儿雨,可还是被淋得湿透,看看雨小些儿,她赶忙朝家里赶。等她把酒肉放到厨下,进屋一看,两个人正在饮酒,她就笑嘻嘻地说:“你们两个好自在!看把我浇得像个落汤鸡,到明天要叫大官人赔我衣服。”西门庆道:“看看这个老婆子,就是会耍赖。”双方嘲戏了一会儿,王婆就到厨房安排酒菜,重新整治,端了上来,两人重斟美酒,双腿交叠,喝着交杯酒。在饮酒中间,西门庆看到墙上挂着琵琶,就让妇人给他弹个曲子。妇人笑道:“我自幼粗浅地学过几句,弹得不好,休要笑话。”于是她就弹着琵琶,浅声低唱了一段。把个西门庆喜欢得屁颠儿屁颠儿的,一把搂过妇人,就亲个嘴儿,称赞道:“谁知道姐姐这么聪明,就是我妓院中那些相好的也比不得你。”妇人笑道:“蒙您抬举,我今天对您百依百顺,日后可别忘了我。”西门庆确实是“抬举”她,把她比作了,真够抬举她了,说到底这个潘金莲也是傻鸟,还是听不出来弦外之音。确实,日后她嫁给西门庆之后,也基本是被定位为这个职业的从业人员。当然,这两人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潘金莲始终是把西门庆定位为不用次次花钱的嫖客。善哉!两人吃喝完毕,就该进入主题了,王婆给他们看门,让两个人在房中颠鸾倒凤。“那妇人枕边风月,比娼妓尤甚,百般奉承。”这句是书中原话,由此可见战况之激烈和复杂。但这是她的私生活,倒无所谓,只不过她是在害死武大之后,让人看着就很恶心很猖狂。

    人人有权利追求自由和快乐,但前提是不要伤害别人,不要把自由和快乐凌驾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当日,西门庆盘桓至晚,起身想要回家,留下几两碎银子给妇人做零花。妇人再三挽留不住,送走他后,妇人放下帘子,关上大门,又和王婆喝了一回酒,这才安歇。

    文龙先生评论道:武大死于潘金莲之手,其实是先死于王婆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