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47(2/2)



    天很清冷,马路两边,楼前屋后,晒不到太阳的地方,积雪还没有融尽。

    车一路飞驶,很快就到了那家矿医院。到护士办公室一打听,何强的爸爸果然就在这里。

    他们一行来到病房时,何强正与矿上安排的一名护工在那里陪着爸爸。一见程校长他们,何强的眼泪刷地流下来。他怕爸爸听见他的哭声,用手紧紧地捂着嘴。那位工友迎他们进屋,向何强的爸爸做了介绍。

    此时,何强的爸爸除了嘴和耳朵之外,整个头部几乎被包扎了个严严实实。听护工讲,就在春节前,他为排一颗哑炮不幸受伤,炸起的煤粉将整个脸崩得血肉模糊。经医院抢救,命是保住了,但双眼却再也看不见了。

    方心宁仔细看他的脖子上,煤粉嵌进肉里,形成一个个小黑点,昭示着当时那个惨烈的场景。据说,过两天,矿上还要来人,要带他去省城镶对假眼球。

    那边,司文金和何丽华也在劝何强,但作用不大。何强除了流泪就是摇头,说什么也不要回泰云。

    何强的爸爸说:“又让老师们担心了。我劝他多少回,就是不回去,非要转回镇中不可。还说什么呢,是我连累孩子了。”他的声音非常低沉。

    “回去吧,”程校长劝何强说,“如果是因为学费,学校里会考虑你的实际情况,适当地给予照顾。”方心宁说:“马上就中考了,转学需要一个适应阶段,对你的学习也很不利。”

    何强干脆把他们叫到病房外,说:“我要是回泰云,农忙的时候,我妈忙着下地,谁来照顾我爸爸?我家离镇中近,我能天天见到我爸爸,妈妈忙的时候我也可以帮把手。校长,老师,司文金,还有何丽华,你们都不用劝我了,我求你们了。”

    是的,再劝也无济于事。何强,还有雁回岭村的刘达强,他们都是懂事要强的孩子,他们没有辜负了家长给他们起的名字。

    回校后,同学们听了司文金和何丽华的介绍,纷纷要给何强捐款。方心宁就去征求程校长的意见,回来跟大家解释说:何强不是因为钱才转学的,是亲情让他无法长时间离开他的父母。像这样的孩子,无论在哪里上学,都一定会有出息的。我们不要再难为他了,还是让我们记住他,永远记住这个不幸却懂事的同学吧。

    后来,何强的叔叔来校取东西,方心宁拿出500块钱悄悄放到何强的退款当中。他不是可怜何强,方心宁只是想用这样一种方式,对一个年幼却懂事的孩子表达自己由衷的敬意。

    方心宁知道,自己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而不是菩萨,不能普度众生,但对那些有困难的学生总是耿耿于怀,不伸援手就觉得心里不安。

    ...